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兄弟姐妹的感情天长地久,一辈子都能亲密无间。 可人到了七十岁,才真正醒悟:有些亲情,经不起时间的冲刷,经不起现实的摧残。 兄弟姐妹,最终能不能走到老,不是靠血缘,而是靠人心。 有的人,终究是走着走着,就断了联系,连逢年过节都不见面了。 为什么会这样?大多是这几个原因。
01 钱,最伤亲情。 现实里,兄弟姐妹之间,最怕的就是牵扯到钱。 只要钱出了问题,再深的亲情,也可能分崩离析。 我有个远房亲戚,年轻时和哥哥关系特别好,可后来因为家里一笔拆迁款,闹得跟仇人一样。 哥哥觉得自己是长子,理应多分一点,弟弟不愿意,非要按人头平分。两人一吵架,就再也没说过话。 后来父母去世,他们连葬礼都没一起办,各自站一边,仿佛不认识一样。 其实,很多家庭都是如此。钱,是亲情最大的考验,过不去这个坎,兄弟姐妹也就散了。 所以,凡是牵扯到金钱,千万要算清楚,别贪、别占、别心存侥幸。 不然,兄弟姐妹一场,最后却成了仇人,真的太可惜。
02 兄弟姐妹的子女,可能让亲情变味。 很多人年轻时,跟兄弟姐妹关系很好,但上了年纪,关系却越来越淡,甚至闹翻。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子女的参与。 兄弟姐妹之间,原本关系好好的,但只要涉及到下一代,矛盾就来了。 有的兄弟姐妹觉得,自己孩子条件不好,别人家孩子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就开始心里不平衡。 有的甚至会让自己兄弟姐妹“帮一帮”,借点钱,托关系找工作,甚至想要沾光。 可是,亲兄弟明算账,别人家的孩子,凭什么要承担你孩子的未来? 结果,借钱的借不到钱,心里不舒服;帮忙的帮不上忙,心里也不舒服。 慢慢地,兄弟姐妹之间就有了隔阂,从此渐行渐远,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03 养老问题,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 人这一辈子,最终绕不开的,就是父母的养老问题。 如果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公平分担,互相帮衬,那感情还可以维持。 但现实往往是,有的人什么都不做,就等着分家产;有的人辛辛苦苦伺候父母,最后还落埋怨。 有个老邻居就说,他一辈子在外地打拼,后来父母年纪大了,哥哥不愿意照顾,反倒把老人送到了他这里。 他照顾了十几年,哥哥却连电话都没几个。 可等父母去世,一说到分遗产,哥哥第一个跑来了。 那次之后,他发誓再也不跟哥哥来往。 现实里,很多兄弟姐妹,最终都是因为养老问题撕破脸。 一个不愿出力,一个不愿吃亏,到最后,亲情彻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