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水位是什么? 在海宁硖石相院桥边有一块由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的海宁市

我爱话社会 2025-02-11 17:19:37

牛头水位是什么? 在海宁硖石相院桥边有一块由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的海宁市文物保护点,今天下午特地赶去拍了张照片,关于这个牛头水位标志的来历: 海宁硖石相院桥牛头水位标志的来历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意义。以下是对其来历的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 始建时期:早在东晋宁康(公元373-375)年间,家住硖石镇的尚书张延光在家门前建桥,取名相院桥。那时就在桥旁立了这个牛头,作为观察海宁水患的标志。 重建与移动:该桥在元末东移,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重修,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毁,后又重建。牛头虽经数次移动,但其水位标高始终未变。 二、科学意义 警戒水位坐标:石牛头实际上是海宁警戒水位的坐标。先人通过立牛头来观察水情,这是一种早期的科学方法。当水位上涨至牛头处时,即表示水位已达到警戒线,需采取措施防止水患。 三、文化传说 老君与牛头:传说中,老君(道教始祖李耳)派此牛来管水。有“牛头喝水,防汛修堤,牛头不见,海宁水淹”的说法。因此,每到台风或梅雨季节,河道水涨时,人们总会到桥边看牛头,以判断水情。 四、现状 牛头消失:遗憾的是,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牛头在后来的一次事件中被毁。据记载,1983年在重建相院桥时,牛头虽被安装于原水位标高处,但后来被一艘经过硖石市河的农船船工用篙头打掉,从此消失。 文物保护:尽管牛头已毁,但其残存的石碑仍被作为海宁市文物保护点,提醒着人们这段历史和文化。 综上所述,海宁硖石相院桥牛头水位标志的来历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是海宁水情的警戒标志,也是当地文化和传说的重要载体。海宁城市 海宁相院桥

0 阅读:1
我爱话社会

我爱话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