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归国,堪称中国科技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页。他的回国,不仅极大加速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科技振兴的重要象征。然而,这条回国之路充满险阻,甚至让他的家人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在踏上回国旅途前,妻子蒋英深知其中的凶险。临行前,她对儿子嘱咐道:“你爸的命比你的重要,遇到危险要替你爸挡子弹。”这句话不仅是母亲对儿子的嘱托,更是一个家庭对国家使命的深刻认知。 钱学森自幼热爱科学,怀揣振兴祖国科技的理想赴美求学。在麻省理工学院,他凭借出色的才华脱颖而出,成为教授眼中的佼佼者。学成后,他在美国航空航天领域崭露头角,甚至被授予上校军衔,享有极高的学术和军事地位。然而,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祖国。当他向妻子表明回国决心时,蒋英虽知风险重重,但依然坚定支持。 然而,美方并未轻易放行。察觉到钱学森的意图后,美国军方设下陷阱,故意将机密文件置于他的办公室,随后以“泄密”罪名将其逮捕。在漫长的拘留期间,钱学森遭受严酷折磨,长期被强光照射、剥夺睡眠,身体状况迅速恶化。面对不公指控,他始终保持沉默,坚持自己的信念。 在妻子、朋友以及中国政府的多方努力下,钱学森最终获释,但仍处于美方严密监视之下。直到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施压,美国才不得不同意他的离境申请。然而,即便到了最后一道关卡,危险仍未解除。蒋英清楚,此地可能隐藏着随时袭来的冷枪暗箭,但他们别无选择,唯有坚定前行。 1955年,历经千难万险,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他的归来,为中国科技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导弹与航天领域迈入新阶段。正如后人所言:“钱学森的归国,使中国导弹事业至少提前二十年。”这是他一生的荣耀,更是国家的幸运。
钱学森的归国,堪称中国科技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页。他的回国,不仅极大加速了中国导弹事
一更历史吖
2025-02-11 17:14:37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