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那是受尽了屈辱。回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国仇家恨。这时,文种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总结出伐吴七式,帮勾践筹划复国大计。
经过一番苦战,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打败吴国,勾践也成了一方霸主。可这时,他的心思却变了。那些曾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尤其是文种,开始遭到他的猜忌。
文种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勾践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共患难的君主了。想当年,在吴国当奴隶的时候,他和范蠡是越国的智囊团,为复国出谋划策。文种不光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整出个伐吴七术,把吴王夫差耍得团团转。可如今,胜利的号角一吹响,勾践就开始过河拆桥了。
终于有一天,勾践面无表情地来到文种的病榻前,冷言冷语地说:“当年先生教给寡人七条妙计,寡人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剩下的四条,您到地下教给先王吧。”说完,扔下自己的宝剑扬长而去。文种一听这话,心里就明白了。他知道自己这回是难逃一死了,只能含泪接了勾践的“赐死令”。
文种这一走,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给那些为君主出生入死的功臣们敲响了警钟。跟着老大混,风险高,功劳太大容易遭猜忌,最后准没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