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火了!”去年年底,沈女士陪着年近八旬的母亲前往瑞金医院嘉定院区复查糖尿病,不料负责问诊的林琳医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沈女士,就问她:你有没有感觉鼻子变大,手指变大或者出现打呼噜的情况?结果就这么一问,意外发现女子脑部居然有一个直径一厘米的脑垂体瘤...... “真的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可能后果会很严重...” 2月5日,瑞金医院嘉定院区的分泌科办公室内人声鼎沸,候诊的患者们都在安静地交头接耳,似乎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 林琳医生的办公室内,光线明亮,气氛却显得有些热烈。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女子步伐匆忙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神情略显激动。 她的脸上带着一种释然的神情,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像是刚经历过一场劫难,终于迎来了一线生机。 “医生,真的是太感谢您了。”女子几乎是带着哽咽的声音,紧紧握住了林琳的手。她的手有些颤抖,但那种感激的目光和语气中流露出的深深谢意,几乎让林琳医生也不禁动容。 林琳微微一笑,语气依然平和:“这些都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最重要的是您能重视自己的健康,及时就医。你们的好转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沈女士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家人的健康,尤其是母亲的健康。 她的母亲早在几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起初母亲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偶尔服用一些药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女士逐渐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远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沈女士的母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虽然一直是个非常独立的女性,但糖尿病的到来让她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母亲的血糖一直不稳定,偶尔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让沈女士非常担心,甚至有时候,母亲突然感到头晕乏力,沈女士心中便充满了焦虑和无助。 为了确保母亲的健康,沈女士决定每隔一段时间就陪她去医院进行检查。 每次看完医生,她都会记录下医生的叮嘱和建议,带着母亲按时服药、控制饮食、注意运动。 这些细节她都非常用心,毕竟母亲已经不再年轻,需要更加细致的照顾。 每次去医院,沈女士都会提前安排好时间,确保母亲在最好的状态下就诊。 到了医院后,沈女士总是会细心地陪伴母亲,确保她按时做完各项检查,拿到化验单后,再一起去找医生咨询最新的治疗方案。 就在母女俩准备离开时,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林琳突然叫住了沈女士。林医生注视着沈女士的面容,敏锐地察觉到她的皮肤看起来有些粗糙,鼻子似乎也比正常情况略大,便轻声询问她:“您最近有没有注意到手部变粗或者晚上睡觉时打呼噜呢?”这些症状往往被许多人忽略,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出现的生理变化。 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林医生很快联想到这些变化可能与脑垂体瘤有关。 经过简单的交谈后,林医生耐心地建议沈女士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沈女士有些犹豫,但在林医生的提醒下,她还是同意了。 检查结果一出来,沈女士感到有些吃惊,她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这引起了林医生的警觉。 为了进一步确认病情,林医生建议她做垂体核磁共振扫描。几天后,扫描结果显示沈女士确实患有脑垂体肿瘤。 脑垂体瘤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往往未能察觉,直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甚至视野缺失时,才会引起警觉。 这个时候,病情可能已经比较复杂,治疗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脑垂体瘤的控制至关重要。 林医生特别强调,脑垂体瘤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沈女士的情况虽然被早期发现,但她也深感庆幸能够及时治疗。 林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建议,不仅让她避开了潜在的危机,也让她更加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她感慨道,医生的细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救了她一命。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网友也表示有责任心有经验的好大夫真的不多了,为这样的好大夫点赞。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女子陪诊被医生一眼看出患脑瘤 2025-02-07 14:17来源: 新闻晨报
“这个医生火了!”去年年底,沈女士陪着年近八旬的母亲前往瑞金医院嘉定院区复查糖尿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2-11 12:05:33
0
阅读: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