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军的钢铁洪流,英国专门开发了蓝孔雀核地雷。 在冷战那会儿,英国为了对付苏联那铺天盖地的坦克大军,特地搞了个厉害的家伙——蓝孔雀核地雷。 那时候,北约和华约两边儿军事力量杠上了,天天盯着对方。英国一看苏联那坦克多得数不清,就赶紧想办法做了个超级炸弹,“蓝孔雀”核地雷。 1954年,英国真就把这“蓝孔雀”造出来了,这家伙重达7吨,爆炸起来跟1万吨TNT差不多,比普通地雷猛多了。它是专门埋在地下的,只要被碰到,周围好几公里内的敌人装备,特别是坦克,都得玩儿完。虽然它个头儿大,但用起来挺方便,放那儿就不用动了。到了1957年7月,英国军队已经在德国埋下了至少10颗“蓝孔雀”核弹。但是,在布置这些核弹时,他们碰到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问题:冬天太冷,导致核弹的电子引爆装置经常失灵。天气一冷,这装置就出毛病,核弹能不能顺利爆炸都成了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提出了一个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挺有新意的点子——用活鸡的体温来帮忙。他们打算在核弹里放个小笼子,养只小鸡,让小鸡的体温保持周围暖和。算来算去,小鸡的要求不高,只要按时给它吃喝,它就能活8天,刚好是引爆装置需要保温的时间。 不过,这个办法虽然理论上能行,但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很多人觉得,在那么危险的地方用活鸡,太不人道了。大家吵来吵去,英国军队最后决定不用这个办法了,还是继续找更安全、更合理的解决方法。另一个办法是,给核弹引信穿上最新研发的高效保温材料做的“外套”,就像我们平时给保温杯保温那样。这种新的保温方法既攻克了技术难关,又躲开了伦理上的麻烦。 结果,“蓝孔雀”核地雷的改进办法被采用了,保证了它在超冷天气下也能稳稳当当。这事儿不光显示了冷战时候军事技术有多复杂、多有创造力,也让人看到,人类在讲道德和搞技术之间,真是得好好权衡。
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军的钢铁洪流,英国专门开发了蓝孔雀核地雷。 在冷战那会儿,
欢霜看娱乐
2025-02-11 11:40:04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