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兰突然对中国示好,说要恢复部分光刻机的出口。这一举动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这不是美国的"忠实小弟"吗?怎么突然开窍了? 要理解这个转变,我们得先看看ASML的日子最近过得有多难。数据显示,2024年ASML的全球营收下降了15%。要知道,在此之前,光刻机可是他们的"摇钱树",光是中国市场就占了他们全球收入的42%!这下好了,被美国这么一限制,ASML直接伤到了元气。 有意思的是,这个封锁不仅没把中国难住,反而还给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一记"强心针"。2024年9月,中国就传出好消息:国产DUV光刻机成功研发,能大规模生产28nm芯片了。这可不是吹的,哈工大搞定了光源技术,长春光机所在反射镜制造上也有重大突破。 更让荷兰人坐不住的是,中国在芯片设备上可是大手笔。2024年上半年,中国买的芯片制造设备比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加起来还多,投入超过250亿美元!这么大的市场,谁愿意往外推啊? 但是,荷兰现在也挺为难。一边是美国的压力,一边是市场的诱惑。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左右为难。ASML的CEO彼得·温宁克就直接说了:"我们是商业公司,不是政治工具。"这话说得够直白了吧? 那中国对荷兰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该怎么看呢?说句实在话,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非ASML不可"的中国了。国产DUV光刻机已经能生产28nm甚至7nm的芯片,这意味着我们对ASML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了。 当然,在高端EUV光刻机领域,ASML确实还是独一份。但是买它也有风险,因为这玩意儿太"国际化"了:光源要靠美国,镜片要靠德国,万一哪天美国一个电话,零件就断供了,那可就是买了个大摆设。 而且别忘了,美国也没闲着。他们正和日本、IBM等企业合作开发新一代光刻机。一旦成功,ASML的"独门生意"就要被抢了。所以荷兰现在着急了,想在市场完全失去之前再捞一把。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策略其实很清楚:该买的买,该研发的研发。对于成熟的DUV技术,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至于高端的EUV设备,如果条件合适可以考虑,但绝不会像以前那样过度依赖。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故事:当年美国限制中国购买超级计算机,结果逼出了"神威·太湖之光"。现在他们限制光刻机,没准又要帮我们"催生"出新的突破。 所以说,荷兰这次突然"开窍",与其说是对中国示好,不如说是被现实打醒了。在全球化的今天,过度依附某一个国家,最终吃亏的可能就是自己。这个道理,相信荷兰人现在也明白了。
中美贸易战中国可能不是被逼的?而是早就等着这一仗!整整七年终于让给咱们等到了,这
【8评论】【1点赞】
武当
扯淡,这不就是明摆着要打压中国的光刻机产业吗?还TMD什么开窍了?🐷脑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