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成本,是现在智驾最重要的竞争点。原文:智驾这几年的竞争关键节点有几个:1️

慢点评科技 2025-02-10 22:14:56

省流:成本,是现在智驾最重要的竞争点。

原文:

智驾这几年的竞争关键节点有几个:

1️⃣高速领航 → 2️⃣城市领航 → 3️⃣全国都能开 → 4️⃣复杂博弈,至于「车位到车位」为什么不算关键节点,因为目前为止它对应的不是技术壁垒而是产品和运营的壁垒。

1️⃣高速领航的壁垒在于主动变道:

在此之前的 LCC 无论再怎么花哨,都只能规规矩矩在车道内开,没办法认识道路分叉,也不能处理变道时和其他车辆的交互。

2️⃣城市领航的壁垒在于更多种类的目标识别和博弈:

高速上的变道超车和上下匝道面对的都是机动车,路线也都是友好的曲率,但是城区要面对的博弈对象和路口就麻烦得多了。

3️⃣全国都能开的壁垒在于真的抛弃高精地图:

基于高精地图做城市领航还是有轨电车,在成本上不合理鲜度也无法保证,它意味着车的认路能力并不强,没办法靠自己通过复杂路口或者合理判断窄路通行性,也没办法识别来自各个方向各种意图的交通参与者。

4️⃣数据驱动的决策的壁垒在于各种场景的博弈:

基于规则去博弈,只能解决一些主要的场景,比如说窄路有个规则可以绕,但是路口违停一辆车就绕不了,只有「数据驱动的决策」比如端到端或者混合架构,才能解决各种场景。

但需要注意端到端博弈≠激进,激进不激进只是选择而非能力,规则也能激进,而且激进一定会牺牲安全。

☝🏻而我们会发现,前 3 个关键节点都是「有没有」,所以消费者很好判断。但是到了现在的「数据驱动的决策」,也就是端到端的时候,其实就是「好不好」了。

下一个「有没有」关键节点只能是 L3,但这需要能力有很大的进步,也需要法规的改变。

所以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头部的智驾表现差距都会从「有没有」变成「谁更好」,而这种产品层面的体验拉不开太大差距(至少是从消费者感知上来说拉不开),那么消费者最在意的就是自己要为这个功能付出多少成本。

其实这和 DeepSeek R1 非常相似,DeepSeek 从 R1 开始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通过低成本但高质量的产品让消费者体验到了智能产品的高性价比。

而如今,低成本高质量的智驾几乎可以和硬件和软件都不单独收取额外费用划等号。

L3 之前,谁能提供更低价格的高阶智驾,谁就更有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能看到「全民智驾」、「智驾普及」。

这对于新势力和开始普及智驾的传统厂商都是好事,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竞争更是好事,毕竟有对比才有真相。

唯一日子不好过的,就是在智能电动汽车转型过程中逐渐掉队的那些品牌了。

0 阅读:0
慢点评科技

慢点评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