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北有一位23岁的小伙子结婚了,婚后,他一直待在家里,既不去打工也不耕种,一分钱都没赚,然而,十几年过去,这位小伙子竟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百万富翁。
谁也没想到,一个被村里人叫做“蠢材”的辍学少年,竟然闷声干大事,最后逆袭成了百万富翁,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的致富之路,竟然是画画,这个听起来有点魔幻的故事,就发生在湖北仙桃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主人公名叫熊庆华。
熊庆华打小就内向,不喜欢和人扎堆,在同龄的孩子嬉戏打闹时,他更喜欢一个人待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时候,村里人总觉得这孩子有点“怪”。小学有了美术课后,他像发现了新大陆,对绘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他画的东西天马行空,充满了奇奇怪怪的图案,大人们看不懂,觉得他画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也劝他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老想着画画,毕竟靠画画吃饭的能有几个,可熊庆华压根儿不听,他认准了绘画这条路,谁也拦不住。
初中还没念完,熊庆华就辍学了,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辍学打工很普遍,但熊庆华没去打工,而是窝在家里画画,他爹熊光元心里那叫一个堵得慌,本来指望儿子能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谁知道他竟然选择了这么一条“不务正业”的路。
村里人更是冷嘲热讽,觉得熊庆华这辈子算是废了,可熊庆华像个没事人一样,对外界的议论充耳不闻,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继续画他的“天书”,好在家里有几亩地和一个鱼塘,勉强能维持生计,这才让他得以继续“啃老”。
转眼间,熊庆华到了结婚的年纪,他爹急得不行,付爱娇,一个在外打工的同村女孩,被熊庆华的画深深吸引,她觉得这些画虽然奇特,但却充满了灵气和想象力,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嫁给了熊庆华,并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结婚后,付爱娇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而熊庆华则继续在家创作。
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熊庆华和妻子互相扶持,倒也苦中有乐,后来孩子出生了,家里的开销更大了,付爱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也劝过熊庆华出去找份工作,但熊庆华就是不愿意放弃画画,他骨子里那股犟劲儿上来了,谁也劝不动。
最终,付爱娇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她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默默地为丈夫的梦想保驾护航,生活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有邻居劝付爱娇放弃熊庆华,说他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可付爱娇始终相信丈夫的才华,她坚信,总有一天,丈夫的画作会被世人认可。
迫于生计和外界的压力,熊庆华也尝试过外出打工,他去了深圳一家工厂,在流水线上干了几天,就受不了了,枯燥乏味的工作让他感到窒息,他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是打工的料。
后来,他又去了大芬村——那个著名的“油画村”,希望能找到一份与绘画相关的工作,但他带去的作品却被画廊老板无情地否定了,这让他备受打击,甚至一度想要放弃绘画,那段时间,熊庆华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转机出现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付爱娇开始尝试将熊庆华的作品上传到网上,没想到,这些曾经被嘲笑为“乱七八糟”的画作,竟然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一些网友惊呼,熊庆华的画风与毕加索的抽象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称他为“中国毕加索”。
一时间,熊庆华火了,他的画作价格也水涨船高,他终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村里蠢材”,变成了身价百万的知名画家,熊庆华的成功,离不开他多年来对绘画的执着追求,更离不开妻子付爱娇的默默支持,如果没有妻子的理解和鼓励,他或许早已在生活的重压下放弃了梦想,成名后,熊庆华多次公开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他说,妻子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他梦想的守护神。
熊庆华的画室,是他亲手在自家菜园里建起来的,他称之为“城堡”,这个“城堡”不仅是他创作的场所,更是他心灵的庇护所,在这里,他可以远离外界的喧嚣,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灵感,熊庆华的画作,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但他并没有简单地复制现实,而是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将这些素材重新组合,创造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世界。
他画里的农民、儿童、动物,都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充满了生命力,熊庆华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就应该纯粹地表达自我,而不是去迎合他人的口味,他就像一匹孤独的狼,在艺术的荒野中独自探索,用画笔发出自己的咆哮。
熊庆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勇敢追梦,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坚持自我,即使道路坎坷,也要心怀感恩。
旭日
好像是湖北仙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