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4年,当时大学经历过大家都知道的劫难,实力跟不上当时世界上一流大学,因此为了发展大学尽快赶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于是上面指定6所高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1959年,确定了16所全国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名单进一步扩大;
到了1960年又指定64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后面增补了4所;
最后在1978年正式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这个就是第一版的帽子大学,当时的88所就跟现在的985,211,双一流一样,是好学校的代名词。
其实这还没完,从1978年到1981年陆续追加了11所。
历经高校存续变迁,到上世纪90年代高校改革大潮到来之前,差不多有104所高校曾获得过“全国重点大学”的头衔。
这其中到了211工程,985工程出来后,大部分全国重点大学最后都是混上了至少一层身份。
但是也有倒霉蛋,例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没有进入211,985之列,错失一二十年的发展,实力镇增长比较缓慢,但最终还是上车双一流。
目前曾经获得过全国重点大学的学校里面还有十来所尚未进入双一流。
1.国际关系学院
2.北京语言大学
3.石家庄铁道大学
4.燕山大学
5.山西农业大学
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7.沈阳农业大学
8.东北石油大学
9.江苏大学
10.江西农业大学
11.南方医科大学
12.西南政法大学
13.陕西科技大学
14.中国医科大学
这里面前俩所,燕山大学,江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属于是让很多人误以为是985,211,但实际上连双一流都没有捞到。
例如中国医科大学,国字头,还是医科,结果985,211,双一流都不是,而且早年不少人以为在发达城市,其实它在东北沈阳。
江苏大学直接以省份命名,结果连211和双一流都没有混上,整得也是挺尬的,而且还是在镇江也不是在省会南京。
主要是南京大学太强了,底蕴太深,在人们的心里认可度太高,江苏大学虽然得了便宜用省名,但是由于在机械工业部没有捞到211名额,省属的211名额又被其他学校先拿走了。
西南政法大学是最尴尬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多都走上了高位,结果上面虽然人不少,但是竟然没人给他说话。
别说985,211了,愣是双一流都过了两轮了,都没有一点要入围的消息。
而且根据之前的规律,推测双一流很有可能在第三轮评选之后就不会在纳新了。
而且酝酿新的培养计划,支持更新的发展规划,培养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大学。
导师是回避型人格怎么办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