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曼联的越位错判,范尼说了一句“这是个没有VAR也不该犯错的判罚”,这能引出

陆洋在干嘛 2025-02-09 15:37:33

前几天曼联的越位错判,范尼说了一句“这是个没有VAR也不该犯错的判罚”,这能引出个挺有趣的话题,就是我们从转播中看到的画面并不能真实反应现场判罚的难度,这事儿可以细聊聊。

若干年前中超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误判,上港对富力打反击,这边奥斯卡高速前插,那边后卫快速压上造越位,边裁认定好球有效,但定格画面能看出奥斯卡整整越了一个身位,这个球也导致后面的比赛陷入了混乱,当时没VAR,这球也救不回来。

赛后有评论员从定格画面评判这个球裁判错误很低级,当时我发过微博和大家解释这其实是最典型的“越位难题”,因为助理裁判在场上看到的并不是定格的画面而是高速动态的场景,不能因为越位的距离远就认为判罚容易,相反因为双方对向高速运动,真正难点在于“正确时间点”的拿捏,如果裁判没法捕捉到那个瞬间,他就只能靠经验去猜,对错全看运气,当时留言中也有网友用自己当边裁的体会验证了这个判断。

回到马奎尔的这个球,定位球没有那么夸张的“高速对向运动”,对裁判而言时间方面的挑战不大,但难点在于裁判的视线很容易受阻。

从图里能看出,曼联四个越位位置的球员前两个很明显不必提,圈儿内的两个人从裁判视角上很容易看出齐尔克泽越位,但对马奎尔的判断就很难,因为在助理裁判的视线里莱斯特后卫是被齐尔克泽完全挡住的,他只能知道齐尔克泽比后卫和马奎尔都更接近底线,但马奎尔和后卫谁离底线更近,也只能靠猜,这不是看的准不准的问题,而是根本就看不到。毕竟裁判的身高也只是普通人类的高度,他眼睛里不可能看到转播画面俯拍的效果。

所以,与其说这是个“不用var也能判对”的球,不如说这是个典型的“必须要var帮忙”的案例,毕竟在视线视角方面,摄像头的优势比人大太多了。

综上,高速动态场景下的“时间”,静态场景下的“视线”,这些都是对助理裁判判罚越位的挑战,这种挑战在转播镜头里感觉不到,只能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到那个场景里才能体会的出来。

如果在90年代之前就看球的话,你会感觉规则的变化确实是让裁判的活儿越来越难干了,过去的越位判罚是不考虑是否参与进攻的,巡边员只要盯住攻方最前面的那个人就行了,但是85丰田杯普拉蒂尼的世界波被吹之后,规则到了不能不改的时候,难题也只能交给裁判。

引入VAR之后,大家在越位方面判罚能力肯定都在不可避免的退化,偶尔几场没VAR的比赛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从看热闹角度上,我甚至会遗憾这种没VAR的比赛太少了,就像足总杯曼联这两场球,多了多少话题啊。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陆洋在干嘛

陆洋在干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