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士,孔融的德行很高,为何却被曹操处死了呢? 孔融让梨的故事的确名传千古。《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叫陈韪的人说孔融:这小孩小时候聪明,长大以后不一定聪明。小孔融听道后反驳道:如你所说,你小时候必定是聪明者。意思是难怪你现这么愚蠢,专说一些愚蠢不中听的话。直叫陈韪一时语塞难堪:这小孩真牛而逼之。 至于后来,孔融的确身居高位,聪明是聪明,人品德行是毋庸置疑的。但缺点即随之暴露出来了,他坚持的立场是“降汉不曹”反对曹操行为,宁死而不屈。虽不失为正义之士,但终究是一介文人,身无一兵一卒,更难听地说他是一介腐儒,怎能与拼搏疆场统领百万将士的曹操抗衡。“腐儒之见”就是跟不上形式和节奏,但却放荡不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根筋,不变通。作为枭雄的曹操哪能容得下腐儒的倚才敖世(比如杨修),曹操的用人哲学虽然是“唯才是举”,但必然会附加“逆我者亡”。树直有用,人太直终无用,这就是曹操要诛他的原由。 末了的确真应验了陈韪所说:小时聪明,长大未必聪明。太聪明过头了就是愚蠢,聪明的孔融教育他的后代,留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名句,虽堪称经典励志,但又有什么用呢?悲催不如唏嘘。趣说三国典故 历史智慧分享
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士,孔融的德行很高,为何却被曹操处死了呢? 孔融让梨
慕梅宇宙
2025-02-09 05:11:30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