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市场经济与资本的伟大性》一,经济活动本质是什么?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分工与

芸芸聊健康 2025-02-08 23:11:47

《论货币、市场经济与资本的伟大性》

一,经济活动本质是什么?

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分工与合作。

我们所述的经济发展,其实就是“分工与合作”的扩大化。

分工与合作是需要交易媒介的。

在没有货币的时代,我们可以“物与物”交换。但这样的交换存在系列问题。

比如,

A生产了a

B生产了b

C生产了c。

但是,A需要的是c,B需要的是a,C需要的b。这样的交换就存在很大困难。毕竟,现实的交换会更多样化。

因此,货币的好处是让大家相互有一个很好的交换媒介。

无论是用货币做交换媒介,还是不用货币做交换媒介。只要存在交换,就存在商品。

因为你用做交换就需要“协商交易价值”。在有货币时代,用货币来确定价值。

实际上,货币的发明是非常伟大的。这让商品交易简单化,让商品交易有确定的可比较度量单位。这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即大大促进了“分工与合作”的扩大化。

二,利润与资本是什么?

虽然,利润是货币化时代的概念。但利润有其更深刻的含义。

比如,生产某个同质陶器;

一天内,A用了10个物质成本,生产了8个陶器

一天内,B用了10个物质成本,生产了10个陶器。

一天内,C用了10个物质成本,生产了12个陶器。

如果不用货币做交易媒介,而是物物交换。A交换所得显然小于B和C,而C交换的更多,效率更高。

物物交换,因为交换的成本相对高,对C的鼓励相对不明显。但也可以让C得到肯定。

而货币参与其中,这让C获得的货币最多的同时,C还因为消耗的物质更少,利润更高。

也就是说,利润是对生产效率高的最好奖励。

当然,现实里,交换存在偏好差异,存在信息差异,利润未必是归于生产效率高者。利润会给那些善于交易的高效率者。

这种对偏好,对信息的倾斜,让交易更能符合“各取所需”。

三,对商品与利润的否定,其实是对分工与合作的误解

很多人对商品,对利润有着错误的判断。

很多人不明白一点,交易的核心要素不只是物质的交换,还是劳动的交换,更是信息的交换。

信息的交流是有巨大成本的。

举一个简单例子,一双有乔丹签名的鞋;普通人需要的是穿鞋活动的功能;而乔丹的球迷需要的是签名。

这种偏好的差异,决定了交易的巨大差异。如果用物物交流,这成本过高。而用货币来度量,信息的交流要简单很多。

单纯从使用的价值去判断,是无法度量人的偏好和需求。就如,唱歌者的劳动价值,你如何度量? 一个科学家你如何度量其价值?

类似的还有,同样一块土地,度量其价值的时种稻谷,还是种小麦,还是建工厂,还是建篮球馆?

商品的利润,其核心是对偏好的更有效率的满足。

我们对偏好缺乏理解,把每个人的偏好等同化,对交易信息的复杂性等缺乏了解,就会消解货币的伟大,无视利润的伟大价值。

四,资本的伟大

资本是伟大的。

没有资本,我们就没法扩大再生产。

把利润转变资本,让资本不断增殖,这就让生产力有巨大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是“满足偏好前提下的更高效率”的生产力进步。

没有利润产生的资本,虽然可以带来生产力提升,但是却没能更高效率,或者说没有满足公众偏好。这种资本是低效投资,甚至无效乃至浪费性投资。

我批评的对象,反对追求利润,其实质就是否定满足偏好,就是否定更高效率。

必须指出的是资本的本质是公有。虽然拥有管理资本的资本家依附与资本,从而汲取给他私有的消费,但只要资本家把利润用于在扩大再生产,那就还是资本,还是公有,而非私有。

私有的只有资本家的消费,而不是资本本身,资本本身是公有的。

所以,促进社会大发展的,是资本,而不是资本家。

所以,促进社会大发展的,是公有制的资本,而不是私有的资本家。

所以,促进社会大发展的,是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

资本是伟大的,但资本家不伟大。

五,私有与公有的辩证关系

货币的出现,是让生产和交易进入公共环境,进入一个可度量的公共环境。某个角度上讲,这是让生产和交易的公共化。

而资本的生生不息,是让生产资料进入一个不停歇扩大的公有池。

只有让公有更大,才能更好的满足私有偏好。

我们要肯定的是市场经济、资本;但不是资本主义。

资本≠资本主义,这点不可不注意。

中国是走市场经济道路,是有私有资本、国有资本的,但说到底无论是“私有、国有”,其本质都是公有。我们有资本,发展资本,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

即,保护和发展资本,不等于保护资本家。

社会主义也保护资本,但不特殊优待资本家。

优待资本家,让资本家获得特殊优势地位的才是资本主义。

0 阅读:14
芸芸聊健康

芸芸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