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锂王:家里有人,海外有矿,一年入账百2024年,锂业经历了行

软萌少女娱乐 2025-02-08 23:00:36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锂王:家里有人,海外有矿,一年入账百

2024年,锂业经历了行业大震荡,即使海外握有15座锂矿的中国“锂王”依旧承受不住低谷时期,财富缩水500亿。

可即使如此,“锂王”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在价格战及产能扩充的情况下,碾压了很多体量大的锂矿企业,竞争对手减少,那存活下来的也将有更好的发展。

而这一切都跟有着“锂王”之称的李良彬有很大的关系。

海外有矿

自古以来,谁拥有矿产,谁就有话语权,在现在也不例外。

锂矿虽然在矿产资源中算不得稀有矿,但在实业的发展中,却有很多产品需要锂矿,像我们的所需要的锂电池,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锂电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上,锂电池的需求猛增,这时候,谁的锂矿资源多,谁就拥有话语权,谁就是老大。

以至于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新能源汽车卖的火爆,可卖新能源汽车的老板却说不赚钱,原因是一辆新能源汽车,光电池就占了成本一半以上。

那钱都被锂电池的老板赚走了吗?

锂电池老板也不背锅,直接抛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原材料贵,才导致锂电池贵,价格不太高,那只能赔本。

这样倒推下来,问题出在原材料上,也就是说别看市场上汽车商或者电池商都赚的盆钵满钵,其实背后闷声发大财的还是手里握矿的“锂王”李良彬。

锂矿虽算不上稀有矿产,但我国内的锂矿资源却是有限的,根本没那么多,所以说谁的海外锂矿多,谁就能把握出锂行业的财富。

而李良彬在海外拥有15座锂矿,那这些矿到底能用多少年呢?

根据研究机构统计,2022年全球对锂的需求量在83万吨左右,如果不考虑逐年增量的话,李良彬手里锂矿,足够供应全球用50多年。

试问,手中拥有如此多的矿产资源,李良彬的“锂王”当之无愧,成为行业的话语权也实至名归。

有这样多矿产,即使在低谷期,跟竞争对手打价格战,试问,谁能拼得过他?

耗也会把其他同行耗死,那没了竞争对手后,锂王还依旧是锂王,市场依旧是锂王的天下。

除了海外有矿外,“锂王”家里有人,这也是当初,李良彬能发迹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里有人

在成为“锂王”之前,李良彬其实是一个国企员工。

1967年,李良彬出生于江西一个普通的人家,可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宜春师专,毕业后直接进入江西锂厂做了一名研究员。

也就是这份工作,让李良彬从此跟锂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研究所的日子,李良彬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十年,之后他成为了江西锂厂的厂长。

按说李良彬能有升到这样的位置,已经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了,只要再踏实干个几年,一辈子吃喝是不愁的。

可李良彬却中途下车了。

在改革开放,人人下海的年代,李良彬也跃跃欲试,想要一展抱负,不想一成不变的守着一个小厂,而且在那个年代,国营的厂子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因此,李良彬下车很正常。

1997年,李良彬带着几个要好的同事辞职,准备下海。

李良彬也不是要在新的领域创业,而是还干老本行。

那到底该怎么干?况且锂电行业并不像其他小行业,投资个几万元就能弄起来。

这时候,就体现到“家里有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李良彬有一个亲戚是新余下镇的副镇长,而这个亲戚正好是负责招商引资的。

当时的新余下镇正准备建设一个金属锂厂,可苦于没有技术人员。

而李良彬正好符合这个招商资格,且他有专业成熟的团队,且他们已经有十来年的资深经验,运营一个金属锂厂不成问题。

但李良彬刚从一个国营厂出来,不想再进一个国营厂当员工,就跟新余下镇进行商量,由新余下镇出资建厂,而李良彬他们负责技术跟运营,把厂子租赁承包给他们。

就这样,李良彬便有了一条10吨锂金属的生产线,厂子也开始经营运转。

政府投资80万,租赁给李良彬他们,李良彬也想通过技术突破来带领厂子走向顶端。

可惜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厂子巨亏,就连租赁费都交不上,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原因竟然是因为大家都想平分股权,不把注意力放在技术上,反而更盯着钱,最后把厂子内耗到了倒闭的程度。

其实,不仅仅是李良彬所在的厂会出现这个情况,当时所处的年代,很多国营企业转向私营的时候,关于股权,会出现很多争执,大家都盯着,最终反而不会好。

仅仅一年的厂子,就欠下巨债,政府也没办法,最终只能卖厂抵债。

红火的时候,人人盯着股权,负债的时候,人人想着脱手。

李良彬本就是奔着搞锂技术的突破,下海经商去的,可头一遭就经历了这样的问题,这让李良彬很不甘心,于是才想着收购厂子,自己做老板,拥有掌控一切的权利,才好发展事业。

当厂子对外竞拍底价是85万时,除了李良彬没有一个人参与竞拍,最终李良彬出了90万拿下了这个金属锂厂。

不过李良彬虽然喊出90万的价格,但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最终是允许李良彬分期付款,5年内还清,这个事情才得以结束。

拿下厂子后,李良彬并没有继续经营这个厂子,他反而另外注册了一个公司赣锋金属锂厂,然后把花90买的金属锂厂打包成资产装进了新建的赣锋金属锂厂,然后去银行贷款,作为事业的启动资金。

之后,李良彬发现,基础锂产品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但也说明锂市场很好,只要能研发出高端的锂产品,那么就能站稳脚跟。

于是李良彬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并储备了一批能产业化的技术。

之后,为了获得一些高端锂产品研发的原材料,还是签署了一份“屈辱”条约,十年内部进入锂电池领域。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李良彬不眠不休的带着技术团队获得公关,在2008年终于建成第一条半自动化“电池金属锂”,之后李良彬又利用国外的金融危机跟国外洽谈,接触十年之约,进军锂电池行业。

而锂电池也没让李良彬失望,推出市场后便获得好的反馈。

2010年,直接让李良彬带着企业上市一时间李良彬的身价暴涨。

有了一定的资本后,李良彬除了继续研发锂产品之外,还在国外购买锂矿,只有把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被任何人掣肘,这也是为何李良彬会在海外拥有15个锂矿的原因。

2020年,李良彬以160亿的身价登上胡润榜第9位。

2024年,李良彬以130亿身价位列胡润榜第388位。

虽然财富有缩水,排名有调位,可依旧挡不住,李良彬依旧是中国“锂王”,手握15个矿就是他的底气,相信经过行业大浪淘沙后,李良彬依旧能财富暴涨。

结语

李良彬不仅有头脑,还有技术,虽然当初是因为亲戚的关系才得到锂厂,但如果他没有实力的话,最终也难成大器。

对于李良彬,你还了解他的哪些创业故事呢?

0 阅读:28
软萌少女娱乐

软萌少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