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妈买了一瓶浊米酒,于是晚餐我俩小酌几杯。每举一次杯,说一句跟酒相关的诗句。于是……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于是,三杯酒喝完了。
然后说起来古人喝酒,李白杜甫白居易,喝的可都不是我们如今常见的高度白酒,而是更接近面前这个5%的米酒。
酒在我国历史悠久,传说中有仪狄造酒,也有杜康造酒,早期用粮食、蜂蜜、水果酿出的酒,度数都高不了,所以还会变质,战国时期还有狗恶酒酸的小故事。
唐宋时期的酿酒业尤其繁荣,酒精度也高了,所以会有“三碗不过冈”,但还没出现蒸馏技术。直到元代,蒸馏酒出现,然后明清时蒸馏酒成主流,工艺越发成熟,诞生了后世的众多名酒。蒸馏酒,也就不会再有饮如长鲸吸百川,不会再有喝完十八碗酒去打老虎的事儿了。强壮如武松,也喝不了那么多高度白酒。
比如妞妈喝了三小杯米酒,上头了。这要搁水浒里就是一碗倒,甚至会让人怀疑酒里下了蒙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