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侵华愈演愈烈,但英国当局认为日本绝不会攻打香港。这种自负直接坑惨

虎踞青山傲世尘 2025-02-08 16:01:21

1941年,日军侵华愈演愈烈,但英国当局认为日本绝不会攻打香港。这种自负直接坑惨了港督杨慕琦,让他在东北当了好几年囚犯…… 杨慕琦,1886年6月30日出生于英属印度,其家庭与殖民统治紧密相连。父亲是印度的殖民地官员,曾先后担任迈索尔的驻留官、古尔格(今果达古)的首席专员以及旁遮普副总督。他外公也曾担任旁遮普的副总督 。 尽管生于印度,杨慕琦早年却被送回英国英格兰接受教育,先后入读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英皇学院,这段教育经历为他日后的殖民生涯奠定了基础。 1909年,从剑桥大学毕业的杨慕琦加入了英属锡兰的公务员体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杨慕琦在1915年选择从军,战争结束后,他又重回锡兰的殖民地政府,此后仕途顺遂。 1923年,他获委任为首席助理辅政司,1928年被调到西非的塞拉利昂殖民地政府出任辅政司一职。1930 - 1933年,他前往巴勒斯坦托管地担任政府的首席秘书。1933年8月5日,杨慕琦出任巴巴多斯总督兼三军总司令。 当时巴巴多斯主要经济命脉蔗糖长期歉收,经济衰退,失业率急剧上升。杨慕琦在政府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加大对贫穷地区社会服务、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同时,他还进行社会改革,在议会引入不同声音,试图打破农场主长期垄断经济的局面。例如,1936年他启用当地白人改革主义者基思·沃尔科特为律政司并兼任议会议员,1937年又率先委任当地黑人厄尔斯金·沃德为法官,沃德是民主联盟成员,也是议会首位黑人之一,这些举措彰显了他对民主与自由的重视,也让保守的农场主和商人感受到了压力 。 1938年至1941年,杨慕琦担任坦噶尼喀地区总督,同样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这些改革举措获得了英廷的肯定。1941年9月10日,杨慕琦获任命为第21任香港总督,接替因健康理由辞职的罗富国爵士。 此时的香港,虽然尚未受到战火直接波及,但局势已十分紧张。日本早于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并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 。自罗富国爵士任内,香港就已开始加紧备战,不过幅度有限。杨慕琦上任时,香港仅有英兵和印籍英兵约11000人,加上本地义勇军1387人。此前英军驻远东三军总司令向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请示增兵香港布防,被丘吉尔以香港无险可守为由拒绝,这也导致香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防守十分脆弱。 尽管局势紧张,英方仍相信日本不会宣战,香港市面依旧如常,大批难民从内地涌入。1941年11月,加拿大派遣1975人的援军驻守香港,但杨慕琦并未有进一步增兵行动。12月6日,他甚至前往半岛酒店出席慈善舞会。然而,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杨慕琦这才意识到局势危急,颁布动员令并宣布香港进入紧急状态。12月8日,日军首次进攻香港,轰炸启德机场,香港仅有的五架空军飞机被毁。在随后的战斗中,驻港英军寡不敌众,新界防线迅速崩溃,12月12日九龙半岛完全陷落。12月13日,日方派员到香港岛,以大炮和空袭威胁英方投降,被杨慕琦拒绝。 拒绝投降后,日军再度空袭,并于12月18日和19日在香港岛三个不同地方登陆,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12月21日,丘吉尔致电香港鼓励守军抵抗,但此时英军已溃败。12月25日圣诞节,杨慕琦发表圣诞文告鼓励士兵奋战,但下午3时,守将莫德庇少将告知他英方已无力还击,杨慕琦先安排军政要员撤离,随后决定投降。当天下午4时,英方前线举白旗,晚上6时20分正式投降,杨慕琦乘天星小轮渡过维多利亚港,在九龙半岛酒店与日方举行投降仪式,在灰暗烛光下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香港自此沦陷,开始了长达3年零8个月的日据时期,这一天也被称为“黑色圣诞节”。 杨慕琦投降后沦为战俘,先后被囚禁于香港赤柱和中国东北沈阳的战俘营,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才获释。获释后他并未立即复任港督,香港事务先由前辅政司詹逊组织临时政府,后由夏悫少将组织军政府进行军法管治。 1946年5月1日,杨慕琦重新复任香港总督,结束临时军法管治。在当日立法局会议上,他提出大胆的政改方案,即“杨慕琦计划”,希望让“香港市民有更多责任去管理自己的事务”。10月,他正式推出建议书,建议设立市议会,三分之二议员为民选,其余三分之一为委任;民选议员中,一半由华人直选,另一半由洋人直选。市议会初期负责管理消防、康乐场地和市政局,未来条件允许时可管理教育、社会福利、公共建设甚至公共事业。为配合市议会设立,立法局官守议员议席由9席减至7席,非官守议席增至8席 。 然而,“杨慕琦计划”虽看似可行,却因各界对市议会职能意见不一而迟迟未能落实,1947年5月,杨慕琦任满离职,以61岁之龄退休返英,其改革方案最终流产。 退休后的杨慕琦选择退居于英国英格兰的温彻斯特,远离政治舞台,1974年5月12日,他在温彻斯特逝世,享年87岁。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