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因包装破损被华为店索赔一万五 我们换个思路,这个事儿的寄件方不是华为门店,而是普通消费者,其他不变,应该是什么逻辑?
我通过平台寄送一台全新未拆封的机子,价值1.5万,收到之后发现有破损,怎么办?
当然是找平台索赔。
那么,索赔多少呢?
作为寄件人,我当然是希望平台全额赔付,但平台方肯定不乐意,他们最希望的是按照寄件价格赔付。
这个叫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至于最后赔多少,那就是我和平台方商议的结果了。
这个事儿从我寄件方来说,到此结束了。
至于说这个钱是平台自己出,是平台和快递员协商分摊,还是平台直接扣快递员的钱,那是平台的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提到,你寄东西自己不包装好,东西损坏,能全怪快递员么?
这个逻辑谬误的关键在于,产品运输过程的防护,这是快递承接方的任务,我把东西交给你,至于这个东西途中怎么运输,怎么保护,那是你承接方的事儿。
如果你承接方觉得我的东西需要一定的包装保护之后才能安全运输,你承接方需要明示。
又或者,我的东西运输过程的安全防护需要提供额外的成本,你也需要明确包装服务费。
这个道理很明白了,对吧?
现在,快递的服务对象从个人变成了企业,变成了华为,但逻辑真的就改变了么?
并没有啊。
赔付1.5万也好,赔付3000也罢,那是平台方和客户之间的问题,平台扣快递员的钱,是平台和快递员之间的问题。
平台觉得这个事儿赔付3000不合理,应该是平台方和客户协商。
快递员觉得这个赔付由自己承担不合理,应该是快递员和平台去理论。
这个事儿和华为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