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孔祥熙病重临终时,握着妻子宋霭龄的手,悲痛地感叹:“孔家富可敌国,却没有后代,难道真的要绝后了吗?”宋霭龄闻言,忍不住泪水盈眶。 作为民国时期的财政部长,孔祥熙曾是蒋介石的亲信,凭借妻子宋美龄与蒋介石夫妻的关系,深得蒋信任。然而,抗战结束后,孔祥熙因贪腐行为被蒋介石撤职,失去了政治地位。被解职后,他回到南京,昔日的孔府迅速冷清,尽管宋蔼龄尝试通过宋美龄为他争取,但蒋介石依然断绝了给予机会的可能。 心灰意冷的孔祥熙决定带着宋蔼龄移居美国。在美国,他过上了优渥的生活,而家族积累的财富也在宋蔼龄的管理下不断增值。然而,国内政局的变化让他逐渐感到失望,蒋介石政权的衰退和国民党内的权力斗争让他无心再关注中国事务。 1947年春,孔祥熙带妻子宋蔼龄回到家乡太谷,祭拜祖先,感受着深沉的乡愁。此行之后,他决定彻底与大陆断绝联系,专心于在美国的生活。即便在1960年八十岁生日时,他依然频频与宋蔼龄讨论回国的念头,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未曾减少。 1962年,尽管邻里提醒他们回国可能无法恢复旧日家园,孔祥熙夫妇依然决定重返故土。当他们抵达台湾时,蒋经国在机场迎接,孔祥熙原以为自己早已被遗忘。蒋介石为他们安排了一处别墅,但他很快发现,自己不过是被安置在一个象征性的职位上,早已不再具备实际影响力。 台湾日益西化和现代化的步伐让孔祥熙夫妇感到格外疏离,东方传统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西方文化。孔祥熙身体逐渐衰弱,台北的医疗条件与美国相比差距明显,令他们更加思乡。三年后,他们决定离开台湾,再次返回美国。 回到美国后,他们在长岛购置了新居,但孔祥熙的健康问题加剧,很快被送往医院。此时,孔祥熙忧心忡忡,向妻子表达了对家族后继的深切忧虑,认为孔家的血脉已无望延续。 虽然孔祥熙有四个子女,但他们的生活与父亲的期望大相径庭,尤其是两个儿子。大儿子孔令侃沉迷奢靡生活,未能成家立业;二子孔令杰虽然在商界取得成功,却在孔祥熙八十大寿时依然无后代。孔令杰曾在外交和商界有所成就,尤其是在美国石油行业创立了“西方石油开发公司”,但这些财富并未为孔祥熙带来安慰。 当孔祥熙得知孔令杰与好莱坞明星黛布拉·佩吉特结婚并有一子时,他本应感到欣慰,但得知孙子是中美混血后,他内心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尽管他对孙子的出生有些欣喜,但始终无法放下对文化和血统的疑虑。 孔祥熙的晚年充满了对家族未来的忧虑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他希望自己去世后,家族能够回到祖国,然而随着后代的无嗣,他的愿望似乎越来越难以实现。
1967年8月,孔祥熙病重临终时,握着妻子宋霭龄的手,悲痛地感叹:“孔家富可敌国
江樵品史呀
2025-02-07 18:16:28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