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得太透彻了,茅塞顿开!一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集体放弃新能源?
原来不是集体放弃,而是有新玩法。有的车企靠合作想借技术称霸一方,有的地方靠外力实现高电化率。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利益纠葛与发展谋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打响!
有人说是气候的原因,比如挪威那地方冷的要死,电动车续航能行吗?[捂脸][捂脸][捂脸]
要知道,再冷也架不住他小啊!其实电车很适合欧洲这种国家,国土面积小,续航焦虑就少,就像韩国,东西跨度250公里,现在随便一辆电动车充满电都差不多能东西跑个来回[呲牙]
电车的普及,底层逻辑是能源战争,所以可以不喜欢电车,但是不能反对国家大力发展电车。更不要怀疑中国的战略团队,一穷二白搞两弹一星,衬衫换飞机迎来改革开放,再到航天,高铁,现在的能源转型至少二十年前就落子了,国人看不出赢在哪里老外看不出输在哪里,事就这么个事。
中国每年出口的新能源车是有数据的,你以为这些车去哪了,欧洲为什么要对电车征收额外关税,如果欧美不发展电车的话也不需要进口,更不需要加征关税!
要跟着时代走,或者引领时代,如果你固步自封就输了。
我换了十八万的电车后再开老婆的奔驰,每次开都觉得奔驰坏了,只有开过电车的才懂我这句话。
国内供应链是过去20年乘用车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供应商,随便来个都能玩车,是因为供应量的齐全,换到欧美,成本一项就把他们搞惨!
还有是既得利益思想的转变,油车好好的干嘛发展不占优势的电车?看看新能源的发展都是新势力,既得利者很难革自己的命。
以上,才是国外发展新能源最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