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式“造神”该停了!MIT教授≠中国建筑之父。 凤凰卫视这波操作让网友炸锅:张

用心侃视界 2025-02-07 02:33:21

碰瓷式“造神”该停了!MIT教授≠中国建筑之父。 凤凰卫视这波操作让网友炸锅:张永和摇身变"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梁思成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有建筑系学生吐槽:"按这个逻辑,乔丹都能封'中国篮球之父'——毕竟NBA在中国火啊!"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测绘古建时,张永和还没出生;杨廷宝设计中山陵音乐台时,张教授怕是刚会拿积木。现在随便镀个金就敢称"父",让那些在战火中抢救营造学社资料的老先生们情何以堪? 网友神总结媒体造神套路:"在海外当助教=华人之光,混到副教授=学科之父,要是当上院长——快扶我起来,这是文明灯塔!"这种职称通货膨胀,让同济大学老教授都自嘲:"我们搞了一辈子建筑,原来都是建筑之子" 最魔幻的是同个频道:报道钱学森用"毅然归国",介绍张教授就成了"文化桥梁"。有观众犀利吐槽:"要真按贡献值算,张教授在MIT带的学生,可比他在北京落地的作品多三倍" 建筑圈内人士透露,这种乱贴标签已引发学界反弹。东南大学匿名教授直言:"我们尊重新锐建筑师,但历史坐标不能位移。当年梁先生骑着毛驴找古建时,可没想过和谁争'之父'名号"。 当流量逻辑入侵专业领域,媒体更该守住底线——与其忙着给海外学者"找爹",不如多拍拍那些在县城设计便民服务中心的本土建筑师。毕竟,真正撑起中国建筑脊梁的,从来不是镀金title,而是扎根大地的营造智慧。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哎呦我去

哎呦我去

1
2025-02-07 10:40

都是媒体乱叫,什么中国房地产之父,年龄大的都叫老戏骨,无聊。

用心侃视界

用心侃视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