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透财经|金农
在金融市场的规范运行中,合规经营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石。然而,2025年2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一系列罚单,让云南寻甸农商行、贵州黄平农商行和黑龙江饶河农商行这三家农商银行因信贷违规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合计被罚没超338万元,多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也为整个银行业敲响了合规经营的警钟。
首先来看云南寻甸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云南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该行因多项信贷违规行为遭受了严厉的惩处。其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原则,容易滋生利益输送和风险隐患。同时,该行贷款管理存在严重的不到位情况,对信贷业务的审核、发放以及后续管理缺乏有效的把控,使得贷款风险难以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此外,其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这直接影响了银行对自身资产质量的评估和风险的管理。由于这些违规行为,寻甸农商行被罚没合计163.55035万元,其中罚款15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55035万元。而时任该行行长的李叶忠,也因贷款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受到了警告处分,这表明监管部门不仅对违规银行进行经济处罚,也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贵州黄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未能幸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东南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该行存在信贷风险内控管理不审慎且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问题,这反映出其在风险管理体系上存在严重漏洞,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缺乏有效的评估和防范措施。此外,该行还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基于这些违规行为,黄平农商行被罚款80万元。与之对应的是,时任该行行长的杨信菊、时任副行长(主持经营层工作)及行长的潘玺东,因对信贷风险内控管理不审慎负有责任而受到警告;时任业务发展部经理的杨杰和张芮,也因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的行为受到警告。这一系列处罚措施旨在督促银行管理层和业务人员重视合规经营,强化风险管控意识。
黑龙江饶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此次监管处罚中榜上有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双鸭山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该行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这会误导银行对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的判断,进而影响其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该行还存在冲时点发放贷款虚增存贷款规模的行为,这种短期的虚假繁荣不仅无法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还可能掩盖潜在的风险。此外,员工为客户垫付贷款资金的情况也严重违反了银行业的操作规范和风险控制原则。由于这些违规行为,饶河农商行被罚款95万元。时任该行行长的张庆祯因对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负有责任被警告,时任副行长的周洪滨因对冲时点发放贷款虚增存贷款规模负有责任被警告,时任西丰支行副行长的李明秋和信贷客户经理周景宇因对员工为客户垫付贷款资金负有责任被警告。
这些信贷违规行为对银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违规行为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增加不良贷款的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违规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扰乱了金融秩序,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而从社会层面来看,银行的信贷违规行为可能损害广大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引发公众对金融行业的信任危机。
监管部门对这三家农商银行的处罚,充分体现了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的决心。通过严格的处罚措施,不仅能够对违规银行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合规经营;也能够对整个银行业起到威慑作用,引导其他银行引以为戒,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三家农商银行因信贷违规被监管处罚的事件,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未来的发展中,银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经营,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每一项业务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规行为,为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蒸蒸日上
处罚了是谁的钱?不应该是三家银行的所有工作人员担责吗?麻烦以后这种笑死人的新闻不要再报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