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透财经|大金
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2025年成为了省级农商银行筹建进程中的关键一年。多省份纷纷加快了农信社改革的步伐,至少有六家新银行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预计在年内完成筹建工作,这一举措不仅将重塑金融市场格局,还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月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25年将全力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是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事实上,这一改革计划早有布局,在2024年年初就已纳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该方案不仅详细规划了组建工作,还明确了包括贵州省委金融办、财政厅、国资委等多个部门在内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足见贵州对此次改革的重视程度。
而在其他省份,新银行的筹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筹建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并要求筹建工作小组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这意味着江西农商联合银行的筹建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项筹备工作正加速推进。新疆农村信用社的统一法人改革方案也已获批,目前正全力推进新疆农商银行的组建,计划在年内实现挂牌开业。自2023年起,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就开始加速,南疆四地州已相继组建地州统一法人农商银行,为全疆统一法人农商银行的组建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深度贫困地区,如南疆四地州,农信社面临着服务半径长、经营成本高、盈利能力弱、风险防控难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步走”的策略,实现了“抱团取暖”,提升了农商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效能。如今,随着统一法人改革方案的获批,新疆农信社改革的路线图更加清晰,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内蒙古农商银行的设立也在积极推进中。2024年12月,上市公司蒙草生态发布关于处置参股金融机构股权的公告,透露内蒙古农商银行预计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设立登记。同期,内蒙古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发布的《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征集发起人说明书》也进一步展示了其组建的进展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所属93家农信法人机构及其发起设立的区内26家村镇银行拟通过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内蒙古农商银行,目前已进入征集发起人阶段。此外,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已于去年12月获批筹建,有望在2025年完成挂牌。至此,加上此前提及的河南等地计划在年内完成的农商银行组建工作,至少有六家省级农商银行或农商联合银行有望在2025年年内完成筹建。
农信社改革方案主要有“农商联合银行”和“农商银行”两种方向。“农商联合银行”按出资模式可细分为“上参下”和“下参上”两种模式。“上参下”模式由地方财政、国企出资设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广西、四川等地的农商联合银行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下参上”模式则由省内农信机构共同出资,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是典型代表。“农商银行”则是通过向社会募集资本,将全省农信机构合并为统一法人,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原基层农信机构作为该农商行的分支机构,辽宁、海南等地的农商银行便是这种模式的体现。业内普遍认为,统一法人方案的改革过程涉及复杂的股权梳理工作,而农商联合银行方案由于不需要对基层法人进行合并,涉及的改革内容相对较少。
这些新银行的筹建,对金融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新银行的加入将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新银行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新银行将发挥重要作用,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然而,农信社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改革过程中,各地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步骤。新疆的“分步走”策略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先在南疆四地州进行地州统一法人改革,积累经验后再推进全疆统一法人农商银行的组建,有效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农信社面临的问题。其他地区也应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确保新银行能够顺利筹建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地,全国多地的农信社改革正在加速进行。2025年这六家省级农商银行的筹建提速,是金融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将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这些新银行能够顺利开业,为金融市场和地方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