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蓝田早在1929年加入党组织,21岁就担任县党委书记,凭他的资历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少也该是个省部级干部,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多名中央干部却联名写举报信要将他捉拿归案,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吴蓝田后来的结局又怎样呢?
吴蓝田出生于河南滑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他在开封第一师范读书时,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了共青团。
1929年,吴蓝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滑县最早的党组织成员之一。
1936年,吴蓝田被选为滑县党委书记。此时的他也才25年,像他这样有文化又有才干的青年,无疑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
然而吴蓝田自从当上党委书记后,就开始留意漂亮的女干部,很快他就对一个叫陈克勤的女干部展开了追求。
其实,吴蓝田15岁在父母的安排下已经娶亲,然而吴蓝田却鼓吹婚姻自由,当时不少人受新思想影响,与封建婚姻做斗争,所以他“不幸的婚姻”赢得了陈克勤的同情,最终在他的哄骗下,陈克勤与他结为了夫妻。
然而吴蓝田很快就厌倦了陈克勤,毕竟他相貌英俊,又有文化,还是党组织里的重要领导,所以和陈克勤结婚不久,他就以工作为由,和永年县妇救会的王姓女干部频繁接触,一来二去,两人就有了难以描述的关系。
为此陈克勤闹得满城风雨,影响非常恶劣,地委领导王从吾专门找吴蓝田谈话,对他说:“大家都在为革命事业奔走,你却乱搞男女关系,您这样怎么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呢?”
羞愧难当的吴蓝田立刻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交给组织,并表示要痛改前非,从此专心工作。
组织见他有悔改之意,也就没有追究他的过错,谁知吴蓝田仍是改不了沾花惹草的毛病,竟然又勾引了已婚的姬姓女干部,一时惹得人们议论纷纷。
时任冀南区委组织部长的于光汉正好来滑县检查工作,得知了吴蓝田的事情后勃然大怒,当即拍着桌子说:“这种害群之马,必须严惩。”
组织出于爱护年轻干部的想法,只是对他进行公开批评,并让他在大会在做了检讨。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吴蓝田收敛了一段时间后,竟趁着王从吾到延安学习的时候,竟然和一名女干部同居,给党组织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上级领导决定抓捕吴蓝田,吴蓝田见状不妙躲了起来,结果被军分区豫北大队抓获,然而在被送到冀南区接受处理的路上,狡猾的吴蓝田趁看守不严逃走了。
随后,吴蓝田带着女干部躲进敌占区,并在那里租房同居。
就在吴蓝田惶惶不安时,他的汉奸姨父找到了他,并劝他投降日本人做汉奸,在姨父的劝说下,吴蓝田于1940年公开投敌当了汉奸。
当吴蓝田将抗日组织的情况透露给日军后,他不仅得到了100块大洋,还被任命为“特务工作团”团长,这让他十分得意,为了能获得日军更多的奖赏,他不光带着伪军多次参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还残忍杀害了3700余名党员干部及无辜群众。
1945年抗战胜利在即,见势不妙的吴蓝田化装逃出了滑县,投靠了国民党,随后在内战期间他重回滑县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不过也只蹦跶了1年而已,滑县就解放了,于是他只得逃往南京,并以“吴金山”的名字重新落户。
新中国成立后,吴蓝田为了隐蔽身份,带着妻妾来到了上海,靠卖童鞋为生,而他在登记户口时,故意又把“吴”写成了“虞”,从这以后他便叫“虞金山”,而他的小妾由于不合法,于是他便与小妾以兄妹相称。
就在吴蓝田东躲西藏的时候,当年和吴蓝田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们也都凭着做出的贡献当上了中央干部,比如王从吾就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于光汉是劳动部副部长等,这些人聚在一起想到曾经被吴蓝田杀害的同志和亲友便恨得咬牙切齿,于是联名给罗瑞卿写了检举信,对此罗瑞卿很是重视。
可负责抓捕吴蓝田的滑县公安局经过数年的调查走访,却始终没有他的音信,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张汇款单的出现给公安人员提供了线索。
原来,吴蓝田由于生意艰难,让弟弟吴信修帮他卖掉北京的房产,结果弟弟因参军到绥远,就将卖房的事情拜托给了表伯段馥廷。
段馥廷卖房后,由于没有吴蓝田的住址,就把房款汇到了滑县老家,结果这张查无此人,准备退回北京的汇款单引起了公安人员的注意。
随后,公安人员顺藤摸瓜找到了吴信修,通过吴信修提供的地址才找到了吴蓝田在上海的住处,并暗中对他进行监视和调查。
此时的吴蓝田已经准备潜逃,由于买不起火车票,他便以“收购毛竹”为由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准备从信用社骗点钱出逃,于是公安人员便伪装成信用社工作人员通知他办理相关手续,并将他当场抓获。
尽管吴蓝田在狱中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写了下十几万字的悔过书,希望能得到宽大处理,但对他的仁慈就是对革命先烈的不敬,所以等待他的只能是死刑。
1957年2月,滑县召开公审大会对吴蓝田宣判死刑,随后他被押往刑场,只听一声枪响,吴蓝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