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中山医院顶尖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为一位19岁的少女做心脏手术时,突然双手颤抖,当即便走下手术台,这一幕让观摩手术的所有人心头一惊,当时发生了什么? 主要信源:(中国网——葛均波:为患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在中国心血管领域,葛均波绝对算得上顶尖专家。 看到“顶尖”,可能不少人的脑海中只会觉得非常厉害。 但其实能配得上这两个字,全部都是因为葛均波的自身实力。 众所周知,医生这份工作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写照。 在很多行业中,我们都见到过不少年少有为的典范。 但这四个字放在医生的身上,难免有些不妥。 毕竟医学专家并不单单是积累丰富的医学知识。 他们更重要的还要数在一次次实践中累积起来的经验。 一般来说,30岁的医生还算是年轻稚嫩的代表。 可葛均波却不同,他在30岁出头就已经成为了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超声室的主任。 这样的成就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在很多人看来,葛均波在国外一定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葛均波却用事实让我们看到了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在合适的时机,他毅然决然抛下所有的头衔与高薪,转身投入到国内的心血管医学发展中。 从让国际医学界震惊的“葛氏现象”,到首创“逆向导丝技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葛均波回国后的贡献远超我们的想象。 他的多项首创更是大力推动了我国的医学发展。 要说葛均波的手术进程是一帆风顺的,那也不现实。 毕竟葛均波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就拿很多人知道的李娜事件来说。 李娜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冠心病,心脏上面的三根供血血管,有两个已经完全堵塞。 不仅如此,就连最后的一根也接近堵死状态。 换言之,李娜平日里连剧烈的运动都不敢,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不测。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想到心脏搭桥手术。 但针对李娜的情况,这样的方式是不适用的。 只因为他有多发性动脉炎,就算是搭桥后血管的寿命也会降低。 经过无数专家的会诊,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心导管介入手术。 在医学界中,葛均波就是心导管介入手术的专家。 而李娜的这台手术,则是在2016年上海中山医院进行。 那日,葛均波在进行这场高难度手术之前,其实刚刚从上一台手术上下来。 因时间过于紧张,所以他只是简单吃了两口饭便上了手术台。 本次手术的全称都有很多著名的心脏专家观摩。 说时迟那时快! 手术台上的葛均波,以稳、准、狠的操作直接将一根与头发丝粗细的导管伸入李娜血管中。 随后他面前的大屏上便显示出了血管的影像。 接下来的很长时间,葛均波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 就在所有人稍微放松警惕的时候,葛均波竟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动作。 只见他放下手中的导管,转身走到一边甩动着自己的手。 在我们看来,这个动作也许没什么稀奇。 但在现场观摩的心脏专家却各个面露难色。 这一切的不同只因为他们深知此刻的葛均波手已经抽筋。 眼看着几下甩动不起作用助手迅速上前帮忙按摩。 时间紧任务重! 葛均波眼看着还是没有效果,他大步走向洗手台开始冲热水。 终于,手部的抽筋渐渐缓解,他又马不停蹄地走到手术台。 本以为这小插曲已经结束,谁料,不一会儿葛均波的手再次抽筋。 此时的葛均波额头上瞬间冒出汗珠,随后更是脸色大变。 从他紧咬的牙齿就能看出葛均波的疼痛。 反观他此次的行为,没有选择停止手术,而是继续咬牙坚持。 他坚持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完成最难的部分。 而剩下的简单处理就可以交给其他的医生。 “手术成功”的字样显示,所有人欢呼雀跃。 大家纷纷夸赞葛均波的医学实力,但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当然,葛均波也从未表达过。 可能正式因为这样一如既往的默默深耕,才能成为医学界的顶尖专家。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016年,上海中山医院顶尖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为一位19岁的少女做心脏手术时,
尔说娱乐
2025-02-06 18:10:33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