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后,德军仍妄想,苏军拼死战

明哲明史 2025-02-06 14:46:00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那可是二战东线的大仗。虽然书上说这场仗让德军在东线丢了战略主动权,但德军内部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虽然自己损失大,但也消耗了苏军不少预备队,再撑撑,胜利没准儿就来了。他们的如意算盘是,靠苏联人在战争中流血牺牲,把人口耗光。

可他们哪儿知道,苏军伤亡近百万人后,已经没人可派了。六百万兵力,那已经是算上后勤、治安部队和中亚、远东的守军了。苏联的人口危机,那叫一个严重。卫国战争前,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结果打赢了那么多仗,还只是刚摸到西部边缘。巴巴罗萨行动后,苏联丢了西部人口稠密区,人口损失七千多万,再加上战争损失的一千五百多万,苏联手里的人口刚好过亿,跟德国差不多了。

德军高层有人还算过账,按交换比,德军能在苏军打到边境线时放干苏联人的血。但这想法太机械了,苏军成长得快,德军的老套路行不通了。

为了弥补人力不足,苏联统帅部决定不惜代价夺回有两千万人口的乌克兰。贝利亚建议放囚犯参军,强征少数民族,还征了八十万女兵上前线,机枪手、飞行员、狙击手、步兵,啥活儿都干。苏联这场仗,真是拼了国家未来。 最后,苏军付出了三百万人伤亡的代价,夺回了乌克兰,人力资源恢复了。然后一路进攻,打进了柏林,取得了卫国战争胜利。但这胜利,可是苏联以国家未来为代价换来的。后来苏联解体,跟这场战争伤亡惨重有直接关系。

0 阅读:63
明哲明史

明哲明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