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杀功臣时,千算万算漏掉了一人,多年后他让大明江山易主!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

正平看历史 2025-02-06 12:06:45

朱元璋大杀功臣时,千算万算漏掉了一人,多年后他让大明江山易主!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以一介布衣之身,最终登上九五之尊,其手腕之铁、杀伐之果断,为后世所熟知。就是这样一位狠辣的皇帝,在清理功臣时却漏掉了一人,多年后,这人竟让大明江山易主!他就是陈亨。 亨出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的安徽寿州。他早年在元朝为官,担任扬州的万户,正三品官职。他看到元朝统治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决定投身起义队伍。 他本可选择势力更强的起义军,但他独具慧眼,看中了当时虽规模小但默默拓展领土且为百姓谋福利的朱元璋,于濠州城投奔朱元璋,最初被任命为铁甲长,后凭战功升为千户。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陈亨似乎未得到重用,史料记载较少。但在1367年,他开始崭露头角。当时朱元璋的劲敌只剩元朝残余势力,徐达与常遇春率军北伐,陈亨在其中。 徐达攻下东昌后让陈亨坚守,元军数万人反攻时,陈亨一方面坚固城墙,另一方面设计诱敌深入包抄,成功击退元军。 1368年,徐达攻下元大都北平后进取山西,1369年正月攻下大同,这重要之地便由陈亨镇守。陈亨跟随朱元璋多年,一步步凭借战功坐到指挥佥事的位置。之后他在燕山做护卫,做到正三品北平指挥使,安稳度过洪武一朝。 朱元璋清理功臣时,杀掉众多将领。而陈亨一直在边境戍守,远离朝廷核心决策层。他在北部边境负责抵御元代残余势力侵扰,这种远离权力中心的状态,让朱元璋觉得他不会威胁到朱允炆的统治。 相比那些在朝中权势滔天、与决策层紧密相连的功臣,陈亨的势力范围局限于边境地区,手中权力难以对皇权构成直接挑战。 陈亨为人低调,不张扬。他不像蓝玉、胡惟庸等功臣那样锋芒毕露,在朝廷中也很少参与争权夺利之事。 他只是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戍边的职责。这种低调的性格,使朱元璋对他放松了警惕,没有将其列入清理名单。 朱允炆继位后,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势力强大,朱允炆的削藩让他感到自身利益严重受损,于是起兵反抗。朱棣起兵之初,兵力相对较弱。 陈亨原本是宁王朱权手下的大宁卫统领,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使得朝廷人心惶惶,陈亨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清理的对象。 他看到朱允炆身边已无良将可用,而朱棣虽起兵兵力弱但潜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陈亨选择与朱棣合作。 陈亨率领骑兵部队多次参与战斗,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骑兵的机动性,多次击败朱允炆的军队。在一些关键战役中,他的骑兵发挥了突袭和冲阵的优势,为朱棣的南下扫除了诸多障碍。 最终,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大明江山易主。

0 阅读:43
正平看历史

正平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