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那位潜伏在台湾长达42年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凭借伪造身份回到内地。到家后惊喜地发现,结婚仅九天的妻子竟一直在等他,还为他生下孩子,如今他已是儿孙满堂。 广东丰顺农民家庭出身的谢汉光,家境清苦。可自儿时起,他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 父母希望他能够成材,为国家作出贡献,因此,他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下,学习成绩优秀。 1940 年,谢汉光凭借优异成绩顺利考入广西大学农学院,攻读森林专业。大学时期,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他的内心逐步树立起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理想。 期间,张伯哲、陈仲豪、梁铮卿等革命志士与他结识,在他们的影响下,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矢志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倾尽全力、奉献终身。 1946年,谢汉光与曾秀萍喜结连理。婚后时日虽短,二人却恩爱非常。 幸福的时光仅仅持续了九天,党组织的命令让谢汉光必须踏上远赴台湾的征程,继续进行地下工作。 临行前,他对妻子曾秀萍说:“几个月后,如果没有我的任何消息,你就另寻好人家。”他没有预料到,这一别竟然是长达42年的别离。 抵达台湾后,谢汉光凭借自身专业背景,迅速入职台湾省林业试验所。这份工作不仅为他开展地下工作打掩护,还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丰富的情报,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 随着台湾政治局势的变化,谢汉光和其他地下党员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1950年,因蔡孝乾叛变,整个地下党组织暴露。为躲避追捕,谢汉光无奈逃离工作地点,被迫化名“叶依奎”,在台东的偏远山村隐姓埋名,开启了全新却充满艰辛的生活。 在山村中,谢汉光利用自己对林业的专业知识帮助当地村民改善耕作技术,并因此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虽然身边的人不断提出希望为他介绍亲事,但谢汉光始终拒绝,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人——远在大陆的妻子曾秀萍。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是默默地思念着她,思考着自己是否还能回到那个曾经属于他们的小家。 在台东的艰苦岁月里,谢汉光从未动摇。他将对国家解放的信仰与责任扛在肩头,深知唯有中国解放,个人幸福才会如期而至 。 随着岁月流逝,台湾的社会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谢汉光的家人和曾经的战友都在远方,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与家人团聚的希望。 1987年,随着台湾当局宣布放宽两岸关系,开启了民众探亲的通道,谢汉光的愿望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他通过一系列隐秘的渠道申请了探亲手续,终于在1988年回到了祖国。 四十多年过去了,家里的景象早已不同于记忆中的模样,但他依旧深深记得那扇门,那段曾经属于他和妻子的记忆。 站在门前,谢汉光深吸了一口气,迟迟没有迈出步伐,此时,曾秀萍出现在门口,缓步走来。 她已经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看到她的一瞬间,谢汉光顿时愣住了。 那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愧疚,曾经那位年轻貌美的妻子,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妇人,而他自己也早已不再年轻。 最令他震惊的,却是妻子并未像他想象的那样改嫁,而是独自一人抚养着他们的孩子,等待着他归来。 曾秀萍告诉他,在他离开后不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下了他们的儿子。 虽然这些年来身边没有丈夫的陪伴,但她始终相信丈夫会归来,于是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长大。 她并没有再婚,始终等着丈夫的归来,今天,当谢汉光站在她面前,看到她身后站着两个孙子,他才明白,自己错过了多少年的时光。 四十年,漫长的等待,妻子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信念。 谢汉光感到无比愧,他没有想到,自己一去不复返,妻子在这段岁月中独自撑起了整个家。 她没有改嫁,也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等待,守护着那个曾经属于他们的小家,此时,谢汉光的心情无比复杂,愧疚、悔恼,但更多的是欣慰和感动。 无论如何,他终于回来了。 回到家后,谢汉光恢复了与党组织的联系,并在组织的支持下继续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94年,在战友陈仲豪的帮助下,谢汉光成功恢复了党籍,得以享受相应待遇。 历经此番身份恢复,他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他始终铭记自己曾为党和国家作出的贡献,初心未改。 直到1996年,谢汉光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80岁。 谢汉光的人生,是坚守与奉献交织的壮丽长卷。在台湾的42年,他身处艰难与隐秘之中,却始终如一地背负起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以磐石般的意志,从未动摇过信仰与初心 。 今天,谢汉光的故事已成为许多无名英雄的象征,正如那些无私奉献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的名字未必为人所知,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
你在哪一刻体会到了贫富差距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