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招聘实习生月薪过万
该平台成功的深层密码!
1. 企业文化的核心:清晰、简单、可落地
价值观驱动:早期就明确「用户第一」「长期主义」「透明开放」等核心原则,并确保全员理解。例如,每周全员会同步用户反馈,强化用户视角。
拒绝口号化:文化要融入日常动作。比如「透明开放」转化为:所有项目进度全员可见,决策过程文档化存档,避免信息孤岛。
创始人以身作则:管理层必须成为文化的「活案例」。比如CEO定期参与一线客服,或公开复盘失败项目。
2. 管理逻辑:小团队敏捷,大组织协同
扁平化+项目制:150人阶段采用「小分队模式」——3-5人独立负责业务模块,直接对结果负责,减少层级审批。
数据驱动决策:建立统一数据看板(如OKR进度、用户留存率),避免主观争论,资源分配更聚焦。
容错但不容重复错:允许试错,但要求团队用「5Why分析法」复盘根本原因,形成标准化SOP防止重蹈覆辙。
3. 人才策略:激发自驱力,而非管控
- 招“成年人”:优先选择自我管理能力强、目标清晰的成员。面试时会问:“如果你发现方向有问题,会如何推动改变?”
- 成长型激励:除了薪酬,更注重提供学习资源(如内部技术分享库)、挑战性任务(如牵头新业务试点)。
淘汰惰性,保护锐气:定期清理负能量传播者,但对敢创新、有结果的「刺头」给予包容。
4. 关键转折点的文化升级
- 从150人到500人:引入「文化大使」机制,由跨部门老员工组成小组,定期收集文化落地问题(如新人对价值观的困惑)。
- 从500人到千人以上:拆分文化颗粒度,不同业务线在核心原则下可定制子文化(如技术团队强调「极致」,运营团队侧重「敏捷」)。
5. 我们踩过的坑
- 早期过度追求「家文化」:导致低绩效员工难淘汰,后来调整为「战友文化」——彼此信任,但目标至上。
- 盲目学习大厂制度:曾照搬某大厂的复杂考核体系,反而拖累效率,最终简化成「关键结果+ peer review(同事互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