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狱养老?2008年,一个年近70的老人拿刀去抢劫北京站,面对警察的抓捕,他居然笑着问:‘我抢劫了,能判多久啊?’ 付达信是湖南省衡阳市人,年轻时并无显赫的家世或特别的背景。他和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靠种地为生。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收入有限,身体健康状况也日渐下滑,尤其是没有子女的照料,他的晚年生活更显得举步维艰。 尽管国家的养老金政策逐步覆盖了部分老年人群体,但付达信的养老金水平显然无法保障他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他眼中,社会的保障机制并未为像他这样无依无靠的老人提供足够的帮助。 于是,他产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想法:如果监狱能为犯人提供稳定的食物和医疗保障,那么,为什么不通过犯罪进入监狱呢? 这是一种极端的想法,但在付达信眼里,监狱竟成了他唯一的希望。这样一来,虽然失去自由,但起码他可以吃上饭,享受到必需的医疗照顾。而这些,都是他在外面根本无法保证的基本生活条件。 2008年7月的一天,付达信抱着这个想法走进了北京站。他没有选择躲藏,也没有迅速逃走,而是大大方方地实施了抢劫。 付达信拿着水果刀走向一位女性,试图抢夺她的包。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并没有急于逃跑,而是站在原地等待着警察的到来。 警察迅速赶到并准备逮捕他时,付达信竟然笑着问:“我抢劫了,能判多久啊?”这种冷静而带着自嘲的言辞,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他并没有一丝悔意,甚至对于即将到来的法律制裁,似乎早有预料。此时的付达信,心里可能早已做好了进入监狱的决定。 法院最终认定,付达信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判处他有期徒刑2年,并罚款6000元。对于这个判决,付达信并不感到沮丧,反而露出了微笑。 在他的眼中,这场“抢劫”并非真正的失败,相反,他已经成功进入了监狱,成功进入了他认为的“养老院”。与外界无法保障的生活相比,监狱为他提供了他最为迫切需要的生活保障:有饭吃,有病能看。 这一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短板。尽管近年来政府在老年人福利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边缘、缺乏家庭支持的老年人来说,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种情况下,付达信的选择并非孤立事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尤其是在没有亲人照料和社会救助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空间变得非常狭窄。而监狱,似乎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避风港”。 付达信的举动,让我们不禁反思:我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怀,是否做得足够?老年人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经济贫困,还包括心理孤独和身体健康的衰退。 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需要的,远不止是经济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社会的关怀和心理的支持。付达信的行为虽然极端,却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他的“入狱养老”计划,是在对社会养老体系失望之后的极端反应。实际上,许多老年人并不需要豪华的晚年生活,他们只希望能有一个温暖的地方,能吃上一顿不必担忧的饭,能有健康保障,能过上一个平静安稳的晚年。 2013年,付达信提前出狱后,再次选择了“抢劫”的方式,他依然希望回到监狱。尽管这次抢劫未能成功,但付达信依然不以为然。 对于他来说,监狱并非一个惩罚场所,而是他生存的“庇护所”。他坦言:“我老了,连饭都吃不来了,外面自由不自由,关我什么事?有口饭吃,有人看病,我就知足了。” 付达信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它更是社会养老制度严重缺失的缩影。社会需要更多关注那些贫困、孤独的老年人,确保他们能够在尊严中老去。 正如付达信所言,外面自由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在生活的最后阶段获得基本的保障。无论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社会保障的完善,都应成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出发点。 付达信的极端选择提醒我们,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不仅仅是对年轻人群体的责任,更多的是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在这些老年人面临困难时,社会应该尽力提供帮助,而不是让他们通过极端的方式去寻求基本生存的保障。 (信息来源:拾光鉴 2023年04月29日《2008年,七旬老人故意抢劫入狱“养老”,被捕时笑着说:判重一些》)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宁肯在一二线城市,也不愿意回老家小县城??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