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而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曹魏

历史古道翰风 2025-02-04 22:51:58

为什么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而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曹魏大权旁落的原因不是出了小皇帝,而是远支宗室凋零。 当曹丕接过玉玺时,目光扫过阶下跪拜的群臣,忽然注意到宗室队列中的空缺。 他的叔父曹洪因私怨被削去官职,族弟曹休远镇淮南,宗室中竟无一人可与颍川士族并列朝堂。 这种刻意的疏离,终将成为曹魏王朝的致命暗伤。 东汉永元四年,十三岁的和帝端坐德阳殿。 窦宪率军平定匈奴的捷报传来时,帷幕后的邓绥正在教导幼帝批阅奏章。 这个来自南阳豪族的女子深知,维系刘氏江山的秘诀在于"宗枝散叶,互为犄角"。 光武帝分封的三十六位皇子,在二百年间已繁衍出遍布十三州的宗室网络。 当外戚跋扈如梁冀者,尚有清河王刘蒜可备废立;宦官肆虐时,宗正刘虞仍能召集宗室子弟共商国是。 曹魏景初三年冬,曹叡在病榻前召见司马懿与曹爽。 这位将宗室将领尽数外调的皇帝不会想到,他托孤时宗室席位上仅剩的曹羲、曹训,竟是曹真庶出的两个幼子。 当年曹丕为防"诸王问鼎",将二十三位兄弟尽数徙封贫瘠之地,每人仅配老兵百人监视。 高平陵的兵变发生时,洛阳城内竟无一位成年宗王可以召集勤王之师。 对比建武年间光武帝"裂土封疆以固本"的布局,曹魏宗室政策犹如自断手足。 黄初五年诏书规定诸侯王"游猎不得过三十里",致使曹植在鄄城终日"圈牢之养物"。 将宗室视同囚徒的政策,使得曹魏遭遇权臣时毫无缓冲。 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当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控制武库时,近在河内的曹霖因"无诏不得离国"而束手待毙。 东汉永寿二年,桓帝欲诛梁冀,秘密联络的正是远支宗室刘倏。 这个血缘疏淡的蠡吾侯,却能调动冀州宗室庄园的数千僮仆。 反观曹魏嘉平元年,王凌在寿春密谋反抗司马氏时,遍寻宗室仅得楚王曹彪。 这个年逾六旬的远支藩王,封国内不过二百老弱残兵,终致淮南三叛皆成孤掌难鸣。 曹魏宗室凋零最致命处,在于失去了地方根基。 东汉宗室通过与豪族联姻,在郡国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网络。 而曹魏诸侯"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封国内的县令皆由中央委派。 当司马氏蚕食权柄时,竟无一处封国能成为勤王基地。 "强干弱枝"的极端政策,最终使政权更迭时如摧枯拉朽。

0 阅读:813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27

用户16xxx27

7
2025-02-06 02:58

无他,只因出了司马懿和曹爽

雨衣非衣 回复 02-06 07:12
曹睿时期就可以扶持宗室以制衡士族

无怨无悔有几人

无怨无悔有几人

2
2025-02-06 13:55

王莽篡位的失败给野心家极大打击,

塞度林木

塞度林木

2
2025-02-06 08:43

归根结底无非平衡二字。宗室太强又怕七国之乱,宗室太弱又没办法拱卫江山。

司徒有虚名

司徒有虚名

1
2025-02-06 13:00

西汉传位是传贤,不一定非要传嫡长子!

历史古道翰风

历史古道翰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