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上班了,春节结束,准备开工。
过年前的某一天,我去见一个客户,帮他们筹备年会,一起看过场地,聊了细节,明白核心的需求是少花钱办好事。
说完工作,等电梯的时候,我们闲聊了一会,我问她什么时候放假呢?客户苦笑,说她这样的策划岗,要干到最后一天了,其他同事已经开始神游摆烂,坐等过年。突然,她毫无征兆的给我说,好好工作,尽量不要跳槽,因为工作太难找了。
我说何出此言呢,客户说,她们最近放出了招聘信息,大把大把的简历投过来,打开细分,集中应聘的都是地产策划,以及管理岗位,反而基层的销售岗,应聘者寥寥,而她们恰恰不缺策划和管理层,最需要基层员工。
同是策划,我们两个人一起唏嘘,其实这个势头早已出现,两年多前,我在一个文旅公司短暂上班,也逢年底,公司需要招一个策划,简历立刻雪花片一般投过来,都是地产策划人员,有从甲方出来的,有从乙方出来的。
地产策划的好日子真的已经结束了。打开小红书,看地产策划类的帖子,经常看到的是关于行业歧视的议论,许多品牌类公司招策划,会明文拒收地产策划人员,理由给了很多,而我觉得最核心的一条理由,这些公司不肯明说,就是来应聘的人太多了,有足够挑挑拣拣的余地。人不值钱,空缺的岗位才值钱。
曾经地产策划们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皮实抗压,不管在开发商做策划,还是在代理公司做策划,在推广公司做策划,随着地产开放的高周转快节奏,所有人都像陀螺一样把自己抽起来,转到晕眩,无论多难的营销任务,无论多压榨的加班时长,无论精神与专业层面多少轮被否定,被摧残、被返工,最终都能咬牙挺过来,熬过这一关,开启下一关。
但现在所有这些人,就像皱巴巴的水果皮,被百般嫌弃,可生活仍要继续,无法自弃,这里没有出路,就去另谋出路,如同水流遇山而绕,遇沟而淌,只要就业市场的形势足够低,找工作嘛,总能一路下流,一路向前。
我对今年的工作很不乐观,大概也并不止我,许多人都抱有同等的心情,过年期间大家抱拳互相恭喜发财,但心里很难期待发财,只是期待有工开,有活做,按月有工资准时发。
许多意想不到都发生在自以为是的预测之外,现在听罗振宇“时间的朋友”,不要再把它当做经济前景的预言,只需要作为一种精神的抚慰:我们还在想办法谋生,我们还在此路不通后努力寻找机会的小路,我们还没有放弃。
AI的突然入局,掀翻的早已不再是职业棋手们的棋盘,DeepSeek充满人性的机巧输出,足够让任何一个打工者毛骨悚然,被替代不再是遥远的事,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如果流浪地球三的科技叙事跟不上现实世界的节奏,普通人的步履维艰又有什么值得奇怪。
炮弹落下的时候,排成方阵的士兵无法转身溃退,因为身后是守护的家园,惟一的出路,只能顶着炮火迈步向前。面对新的一年,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能做的大概也只有磨砺专业,放低预期,见机行事,继续向前走。
愿我们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