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广州军区副政委刘兴元中将登台发言,台下几个女兵叽叽喳喳聊天

运赛过去 2025-02-04 00:31:06

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广州军区副政委刘兴元中将登台发言,台下几个女兵叽叽喳喳聊天。刘副政委停止讲话,看着这些女兵们交头接耳,坐姿也是东倒西歪,问负责同志:“附近有药店吗?给她们买点钙补一补。” 刘兴元,这位被称为优秀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的将军,1990年去世后,得到了陈云、聂荣臻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送花圈致哀的礼遇。他的生平丰富而传奇,是中国革命斗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1908年,刘兴元出生于山东莒南县的一个中等农民家庭。原名刘维芳,年幼丧父的他从小历经家庭的贫困。小学毕业后,因经济困难未能继续学业,便前往青岛的一家杂货商店当学徒。凭借勤勉和聪慧,他很快掌握了珠算与商业技能,得到了掌柜的赏识,甚至被委以外地提货、结账等重任。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 1928年,刘兴元加入冯玉祥的学兵团,后在国民党孙传芳第47师旅部任文书。然而,这段时期的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吸引。在参加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失败后,他毅然选择加入红军,开始了革命生涯。 刘兴元在红军的初期阶段被分配至红四医院,任政治处秘书兼俱乐部主任。他参与了第三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并随中央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积累政治和军事经验,逐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兴元被派任八路军卫生部政治处主任,不久编入115师,担任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他在山东地区主要从事建立鲁南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组织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1955年,刘兴元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春日,广州军区通讯总站内洋溢着温暖的阳光。站内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广州军区副政委刘兴元中将正在台上发表重要讲话。讲到关键处,台下却传来细碎的私语声,几位女兵正在低声交谈,不时还传出压抑的笑声。 刘兴元停下讲话,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几位女兵东倒西歪地坐着,有的探着头说悄悄话,有的捂着嘴偷笑。通讯总站的站长发现这一情况,连忙向这些女兵使眼色,示意她们注意纪律。然而这些平日里备受宠爱的女兵们似乎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在继续着她们的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刘副政委开口了,他不慌不忙地问站长:"同志,我记得附近好像有家药店,要不要派人去买些钙片?这些女同志看来需要补补。"这句带着幽默却又意味深长的话语立即让整个会场安静下来。女兵们的脸上泛起红晕,纷纷低下了头。 这一幕虽然看似只是军营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充分体现了刘兴元将军特有的教育艺术。他没有采用训斥或处分等强硬手段,而是用一句妙语道出了问题的实质,既给了对方面子,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种既严肃又不失温情的管理方式,正是他几十年来在部队工作中形成的独特风格。 站长立即站起身,向刘副政委作出检讨,表示一定会加强纪律管理。刘兴元点点头,继续他的讲话。等到会议结束,刘副政委径直离去,留下站长和那几位女兵在原地深思。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兴元随部队从山东挺进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师政治委员。在1946年8月3日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中,第2师被编入第1纵队,刘兴元继续担任政治委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政治工作者,他在部队驻扎五常期间,积极参与和领导全师的政治整训和军事练兵。他多次亲自授课,讲解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工作经验,同时组织了全师范围的军事技术训练和战斗经验总结,部队的战斗力和军政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五常驻地整训的五个月间,第2师召开了群英大会,汇聚250余名战斗英雄和模范,总结经验,规划任务。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和整顿,第2师在装备和战斗能力上得到了极大提高。1947年1月,整训完成后的第2师离开五常,投入“三下江南”作战,随后参与了四平攻坚战。此后,刘兴元被调任东北民主联军“上干队”政治委员,负责轮训师团干部工作。1948年底,他担任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和第42军的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和安新等重大战役。 刘兴元以博学和严谨著称。他工作期间随身携带收音机,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他的办公室中堆满书籍和报刊,阅读文件时常用毛笔或红铅笔做记号,注重批阅内容的实用性。他的批注简明扼要,便于执行。此外,他对历史知识和实用经验的了解也广泛而深入。 刘兴元的工作风格高标准、严要求,常常一句话就能击中要害,这使得不少部下对他既敬畏又佩服。1962年,广州军区视察工作时,罗荣桓元帅称赞黄永胜与刘兴元的良好配合。1972年3月,刘兴元被调任成都主政四川和成都军区的工作,兼任多个重要职务。临行前,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他时叮嘱:“到成都后,先去武侯祠看一幅对联,读了后就知道你的工作应该怎么做了。”

0 阅读:2741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