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他下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圣旨:福建泉州蒲姓家族,男的

爱吃凉历史 2025-02-03 16:36:27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他下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的圣旨:福建泉州蒲姓家族,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并且,朱元璋还将一个蒲姓阿拉伯人,蒲寿庚,掘地三尺,鞭尸三百。 在13世纪初期,一支从阿拉伯远道而来的商队抵达了宋朝的广州码头。这支商队正是蒲氏家族的先祖,他们在香料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上寻找着新的商机。 南宋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泉州港的地位日益重要,逐渐超越了广州港。看准这一商机,蒲开宗带领全家迁居泉州,继续经营着香料贸易的生意。 蒲开宗为人精明能干,不仅将香料贸易做得红红火火,还积极配合朝廷管理地方事务。南宋朝廷看重他的才能,于嘉泰四年任命他为安溪县主簿。 随着蒲氏家族对泉州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南宋朝廷在绍定六年又赐予蒲开宗"承节郎"的官衔。这标志着蒲氏家族从单纯的商人身份,转变为兼具官方背景的"红顶商人"。 1205年,蒲寿庚出生在这个显赫的商人家族中。年少的蒲寿庚耳濡目染父亲的经商智慧,展现出超人的经商天赋。 随着泉州港贸易的繁荣,海盗活动也日益猖獗。1250年,一群海盗袭击泉州港,危及商贸安全。在这危急时刻,蒲寿庚组织民团协助官府击退海盗,立下大功。 南宋朝廷为表彰蒲寿庚的功绩,不断提升他的官职。到了1274年,朝廷任命他为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掌管福建军政大权。 两年后,蒲寿庚又被任命为福建、广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成为一方大员。手握重权的蒲寿庚,利用职务之便,几乎垄断了泉州的香料贸易。 根据史料记载,蒲寿庚家中拥有数千名仆人,财富积累巨万,成为泉州首富。其商业帝国的触角不仅遍布中国沿海,还远达阿拉伯、波斯等地。 1276年,蒙古大军南下,攻入南宋都城临安,俘虏了宋恭宗。在这危急时刻,益王赵罡与广王赵丙在大臣的护卫下向南方逃亡。 南迁的队伍首先抵达福州,益王赵昰登基称帝,史称宋端宗。然而,福州很快也落入元军之手,宋端宗不得不继续南迁。 在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的护卫下,宋端宗带领十万大军来到泉州,准备以此为根据地继续抗元。然而,掌握泉州军政大权的蒲寿庚,却拒绝开城迎接皇帝。 为了继续南迁,张世杰向蒲寿庚请求借用船只和粮草,却遭到断然拒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军被迫强行征用了蒲寿庚的数百条商船。 元军逼近泉州时,蒲寿庚派遣长子蒲师文在城内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所有被发现的宋室宗亲,不分老幼,全部被抓捕并施以酷刑。 史料记载,蒲寿庚下令捕杀的宋室宗亲多达三千余人。而包庇宋室宗亲的泉州许氏一族,更是遭到灭族之祸。 1277年,蒲寿庚主动打开泉州城门,迎接元军入城。这一举动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度赏识,授予他昭勇大将军称号,任命为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 在元军的支持下,蒲寿庚的权势达到顶峰,被任命为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级领导。他的女婿佛莲也成为巨商,拥有大型海船八十艘,家藏珍珠百余石。 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宋帝赵昺跳海殉国,南宋王朝最终覆灭。而蒲寿庚却凭借投降元朝获得了更大的权势,继续掌控着泉州的海上贸易。 蒲寿庚在1290年以八十五岁高龄去世,虽然手上沾满宋朝宗室的鲜血,却得以善终。然而,他留给后代的,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境地。 泉州港作为元朝第一大港,完全被蒲氏家族把持,这种垄断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加上蒲氏家族参与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他们的处境变得愈发危险。 元朝中后期,天下大乱,朝廷实力衰退,各地纷纷组建民团自保。在泉州,蒲寿庚的孙女婿那兀纳成为"亦思巴奚军"的首领,这支民团打着自卫的旗号,实则与其他势力争夺海上贸易的控制权。 那兀纳带领的民团在福建沿海横行近十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种行径不仅破坏了地方秩序,更严重挑战了朝廷的权威。 1366年,元朝将领陈友定率军进攻泉州,彻底剿灭了那兀纳势力。陈友定下令对蒲氏家族进行清算,所有西域人都被处决,就连容貌相似的汉人也未能幸免。 陈友定对蒲氏家族的惩罚极其残酷,命令挖掘蒲寿庚等人的坟墓,对尸体实施凌辱。史料记载,蒲氏族人的尸体被剥去衣物,面向西方暴尸街头。 这场清算行动持续了三天,蒲氏家族在泉州的势力被彻底摧毁。元朝统治者用这种方式,向天下昭示了对背叛者的惩罚。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蒲氏家族的惩罚更加严厉。明太祖对蒲寿庚背叛南宋的行为极为痛恨,认为这是典型的通蒙卖祖行为。 朱元璋颁布圣旨,禁止泉州蒲姓子孙读书做官。这道禁令不仅剥夺了蒲氏后人的仕途机会,更让整个家族蒙受巨大耻辱。 根据史料记载,蒲氏族人男性被发配充军,女性被贬为娼妓奴婢。洪武七年大赦天下时,蒲氏家族仍被排除在外,继续承受着世代禁锢的惩罚。 在这样严酷的处罚下,许多蒲姓家族不得不改姓换名,以求摆脱这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商人家族,最终沦落到后人以姓氏为耻的地步。

0 阅读:268

猜你喜欢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