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一男子花47万拿下大理石矿采矿权,又投2000多万完成试运行,满心盼着开启财富路,哪料仅一月后,相关部门收走证照,未给原因,男子四处讨要说法无果,后来发现矿场竟成封山育林项目,在一系列波折之后,相关部门提出了补偿方案,但没想到的是,意外的事情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2017年,宁夏的张国强满怀期待地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为了这个机会,他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抵押了家里的所有资产,甚至还借了不少外债,终于以47万的价格拿下了一块大理石矿的采矿权。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钥匙。
矿场位置偏僻,山高路远,设备运输和人力成本都高得吓人,但张国强咬着牙坚持。他知道,这片矿藏质量极佳,等试运行成功后,未来几年,资金回笼不是问题。为了这个梦,他又投入了2000多万,硬是把矿场从一片荒山变成了生产基地。
试运行的第一天,张国强站在矿场边,看着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巨大的设备,耳边是机器的轰鸣声,眼前是满载矿石的运输车渐渐驶远。他点了根烟,心里一阵畅快,“这下好了,咱们家以后可算翻身了!”
可好景不长,刚开始生产不到一个月,一纸通知打破了他的美梦。相关部门突然派人来收走了矿场的所有证照,理由却只字未提。张国强当场愣住了,追着工作人员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对方只是说:“上头的决定,我们也不知道。”
张国强彻底懵了。他跑去市里、省里,找了无数部门,写了无数封信,却始终没人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到后来,他甚至直接坐在办公室门口堵着人问:“你们要收走证照,那我2000多万的投入怎么办?总得给我个说法吧!”
几个月后,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原来,当地正在推行“封山育林”项目,他的矿场正好位于重点生态保护区内。采矿权被收回,矿场也被要求停工。而他,甚至连“封山育林”这回事都没听说过。
张国强气得浑身发抖,“这不是欺负人吗?我手续齐全、合法经营,凭什么说收就收?!”可无论他如何抗争,事情却没有丝毫转机。时间一天天过去,矿场荒废,设备生锈,工人也都散了,张国强欠下的债务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终于,在他的持续抗争下,相关部门提出了补偿方案:给予一笔补偿金,并安排他参与其他的项目开发。可张国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意外接踵而至。
补偿金迟迟没到账,原因是上级部门对补偿金额存在争议;原本承诺的项目开发也因为政策调整被叫停。张国强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无尽的漩涡,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在一次与部门负责人的对话中,对方无意间透露了一句:“封山育林是大方向,矿场的事已经是过去式了。”这句话让张国强彻底明白,他的梦想和那片矿山一样,已经被埋葬了。
张国强没有放弃。他卖掉了矿场的设备,偿还了一部分债务,又开始学着做其他生意。然而,他知道,自己的这场博弈,输得彻底。
故事的最后,张国强站在曾经的矿场前,看着满山的绿树,心里五味杂陈。他点了根烟,自嘲地笑了笑:“这山是绿了,可我的生活呢?”
如果你是张国强,你会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你觉得政策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该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