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奉承领导了? 年轻处对象那会,就悟出个道理,你要想跟一个人建立长期稳固的战略关系,那你就要对她全面了解,而了解的一切前提是你俩得知行合一,你不知行合一,你怎么能知道俩人未来合适不合适呢。 但是你要做到知行合一以前,你还是得下点功夫,首先你不得大大方方请吃顿饭,吃完饭不得看个电影,看完电影,夜色迷离的,不得找个躁动的场合再喝点,人一喝点话就多,你不得说点人家爱听的,你不得整点雅俗结合的词儿,什么you are beautiful啊, you are flower 啊,you are my roses 啊,别管违心不违心的,你不得把人家情绪整起来么,你就记住,今后无论干工作还是干什么,情绪才是心中的活水,才是万乐之源,只有情绪起来了,你才能慷慨激昂,才能砥砺前行,才能催人奋进,才能知行合一。 同时这个仪式感也很重要,你出来混不能一天到晚就靠卖个嘴,你不得还得整点活烘托一下气氛么,没事点个蜡,浴缸倒点白猫洗洁精扑腾点沫儿,放个大舌头大脑迟钝说话慢半拍的爵士,切换到工作里,你不得先把气氛整成大好,形势整成大好,遥遥并且领先的时候,再拍马屁,这样才能拍对地方,先大鸣,再大放,氛围有了,情绪对了,才能慷慨激昂,才能砥砺前行,才能催人奋进,才能知行合一。 就像女人爱听好听的一样,领导爱听奉承从来没有因为时代发展而改变,只不过就是社会在进步,词儿不一样了而已,就好比多少年前说草根出身是励志是榜样,后来讲全球视野世界格局国际舞台,如今你得讲传承讲延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词儿,不同的词儿决定了你不同的进步。 从我的视角看,当下吃奉承这一套的人,已经逐渐脱离群众了,而年轻人能接触到的所谓领导,也都是禁锢在各种KPI管理中的普通群众,差距扩大了就意味着范围缩小了。 在压力传导的考核机制下,你没有活儿,光卖嘴,完不成定量考核啊,所以你仔细观察,如果那种资源垄断,躺着吃饭的地方,这里的考核全是定性的,奉承是拉开差距的唯一方式,因为平台好,谁来都是躺着吃饭,你不会来事,那凭什么是你。 而那种高压力高流动高周转以数字说话的行业,你对上奉承,决定不了你的生存,决定你生存状态的是定量的考核结果。 所以要先明白自己有什么,适合什么,然后做出选择,不善于搞词儿调动情绪烘托氛围的,你就选定量考核的地儿,凭本事吃饭,善于的,那就选定性考核的,多做知识储备,把词儿搞得多多的新新的,把领导情绪往高涨了整,把氛围往上头了烘托。 知行合一本来是一件很原始很简单的事,但是这时代发展太快了,竞争太过激烈,所以有的人把知行合一当追求,有的人当凑合,有的人干脆不合了。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奉承领导了? 年轻处对象那会,就悟出个道理,你要想跟一
德仕与生活
2025-02-03 14:18:57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