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明明白白的向世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真理: 一个国家把文官当猪狗,这个国家绝对亡不了,该兴旺发达就还是会兴旺发达,一个国家把军人当猪狗,这个国家离亡国就只差一场大饥荒。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夜,崇祯帝打开国库发现仅剩20万两白银。而就在此刻,九边重镇欠饷已达530万两。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大明王朝军事体系崩塌的密码。 不是亡于轻文重武,而是毁在把军人当牲口的制度性虐待。 朱元璋设计的卫所制,本是一套精密的军事生态系统。 1393年全国有军户89万,每户出1正军、3余丁,理论上可维持120万常备军。 这个体系初期运转良好:军户分得50亩屯田,粮饷自给自足,还能上缴国库。 但到嘉靖年间,军户制度已异化为吃人机器。 1532年浙江观海卫实有军户仅剩祖制编制的23%,逃亡军户的土地被军官兼并。 更致命的是军户世袭制,规定的"军籍永充",导致出现"七十老翁尚列军伍,八岁孩童已充余丁"的荒诞现象。 这种制度性压榨,使明朝常备军从永乐时期的280万锐减至1550年的84万。 张居正改革时期,文官对军队的压制达到顶峰。 1582年明朝军费占财政支出仅17%。 更荒唐的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年俸仅120两,不及七品知县的1/3。 这种轻武政策在萨尔浒之战(1619年)中结出恶果。 明军11万精锐出征辽东,户部拨付的粮草竟掺入30%沙土。 士兵每天口粮不足1斤,而随军文官却带着酒肉帐幕。 当努尔哈赤的骑兵冲垮明军大营时,饥寒交迫的明军出现了整建制跪降的奇观。 后来崇祯朝的欠饷危机,彻底摧毁了军队战斗力。 1637年陕西边军已欠饷43个月,士兵不得不卖儿鬻女。 而与此同时: 宣府总兵王承胤虚报兵员1.2万,年吞空饷8万两。 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私设"过路费",每匹商马收银2两。 京营提督太监杜勋倒卖火器,将3成鸟铳卖给农民军。 这种系统性腐败导致1643年孙传庭潼关决战时,5万明军因饥饿发生营啸;1644年北京守军开城迎闯王。 明朝的悲剧不在于重文轻武,而在于军事体系的人性异化。 当军人的尊严被践踏为"贼配军",当士兵的口粮被克扣成观音土,再精锐的军队也会变成火药桶。 从卫所制到营兵制,从九边到辽东,大明用272年时间验证了这样一条铁律: 轻视军人尊严的国家,终将被刺刀挑破盛世幻象;践踏军事伦理的政权,必将在炮火中灰飞烟灭。 这个教训,在火器取代刀剑400年后,依然在敲响警钟。
明朝的灭亡明明白白的向世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把文官当猪狗,这个国家绝
历史古道翰风
2025-02-03 11:51:37
0
阅读:1015
TomTim
凡是说大明坏话的都是螨虫!!
用户85xxx42
后来清朝前期狠抓税收,国力强大。清后期收不上税,趋于灭亡
用户45xxx00
文人是狗能掀多大浪?安禄山,朱温,赵大们可就不一定了!
海阔天空任鸟飞
明朝皇帝金国后裔,收不上税活该。金国人改姓的假汉人到处都是,明朝就不可能好。汉人夺回江山的办法是做大满清,让满清和前金斗,把假汉人消耗殆尽,汉人夺回江山。这和靶向药治疗癌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