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邓静华端掉日伪机关后逃至城外,不料却被日军察觉。关键时刻,她只能过桥躲避日军。谁知,她刚上桥,桥却塌了。 邓静华,1924年出生在无锡的一个富裕家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女孩,却没有一点娇气,反而走上了抗战的道路。 1941年,年仅16岁的邓静华就加入了军统,作为情报员为军统搜集日军的情报。 虽然邓静华年纪不大,可在能力却丝毫不输给男孩子。她曾对家人说:别看我是一介女流,但也有一颗报国的心。 她聪明伶俐,擅于应变,柔弱的外表下却时刻隐藏着一颗沉着,坚毅的心。因此,在很多复杂的情况下,她都能巧妙的转危为安。 后来,她还和丈夫沈宇瑞一起策划了除掉走狗王劼祥的计划,给日伪势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邓静华一次次成功的行动,自然也得到了上级的欣赏,再加上搜集的高质量情报,于是便把她分配到了忠义救国 军,继续做情报等工作。 在当时,无锡的敌特与军统摩拳擦掌,为了给日伪特务制造些麻烦,上级决定给这些日伪势力来点颜色看看。由邓静华作为行动的负责人,决定炸掉他们的总部。 其实,在之前,军统就曾在日伪机关安插过自己的人,甚至还策反了一些内部的敌人。 经过部署,邓静华决定由内外结合,同时行动,然后从两个方面进入敌人的总部。 三月四日晚,邓静华和她的丈夫早已乔装好,并将所用弹药运至了城内。静等九时时,外部和内部一起行动。 一番激战后,日伪机关被成功端掉,并且还抢了他们的器械室。趁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她们装了满满一车,抓紧时间,开始向城门行进。 走到城门的时候,内部的同事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出行证,称做是出城执行任务。 就这样,在经过周密计划的行动后,她们总算是成功逃离了城,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了一半。 可是,还没走多久,令她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她们认为可以顺利返回时,后面突然追来了一队日军。 不好,这准是敌人反应过来了:邓静华心想。 此时此刻,主要就是把车开快,甩掉后边的日军。可是,漫地漆黑,而且她们还是走的乡间小路,即使想快也快不了。 眼看敌人越来越近,邓静华当机立断,器械不要了,准备“弃车”。 她们一边与敌人斡旋,一边向附近的河流靠近,因为那里有座简易的老木桥,或许会成为她们逃走的希望。 等她们到桥边以后,纷纷开始缓慢的过桥,即使时间紧,但也很慢,生怕木桥经不起颠簸,在撤退中被毁坏了。 然而,纵使她们千小心万小心,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当所有战士都到桥对岸时,邓静华刚走上桥,突然咯吱一声,桥板断裂,邓静华一个趔趄,掉入了河中,桥也塌了。 随着扑通一声响,丈夫沈宇瑞感觉不对劲,扭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妻子掉入了河中,他惊慌道:静华,随后用身一跃,也跳入了河中,向妻子游去。 静华,抓住我的手:沈宇瑞说。经过一番挣扎,两人终于是抱在一起,准备向岸边游去。 但不巧的是,此时日军刚好赶到了河边,看到邓静华二人落入河中,二话不说,端起枪,就开始向河里扫射。结果是,丈夫沈宇瑞不幸中弹。 就这样,两人不幸被捕,而刚刚受到巨大损失的敌人,对她们是恨之入骨,随机便用上了酷刑。 皮鞭,电刑,甚至还有老虎凳。对于一般人来说,当加到三四块砖时,可能就受不了要求饶了。然而,当加到五块砖时,邓静华虽然疼痛的面部狰狞,但也没有向敌人屈服。 他们夫妻二人被捕没多久,76号总部主任李士群听说抓了军统一位漂亮的女特务,很是感兴趣,于是决定要审问一下。 李士群一开始到并没有用刑,反而笑眯眯的用“歪理”,“曲线救国”的思想对她招抚。 事实证明,李士群也是太高看自己了。邓静华缓缓扭过头,对着他就是:呸,你这个走狗,也配和我谈条件? 李士群被这一盆冷水泼得火冒三丈,接着又开始对她的丈夫审讯,但不管如何,李士群又低估了他们夫妻二人心中的信念,落了个灰头土脸。 在76号,他们夫妻二人又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日子。而敌人纵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没从他们这得到一点便宜。 敌人恼羞成怒,干脆也不在花力气了,于是决定下令杀了他们。 1943年七月十六日,邓静华、沈宇瑞二人被带到刑场。随着一声声枪响,他们便倒在了血泊中。这年,邓静华才18岁。 邓静华、沈宇瑞二人坚定不屈,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纵使敌人百般折磨,也不向日军屈服。当然,也正是当时那一位位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他们奋不顾身,才有了当今美好的生活。 如今虽安好,不忘拓路人,向英雄致敬!
1943年,邓静华端掉日伪机关后逃至城外,不料却被日军察觉。关键时刻,她只能过桥
蜀山史道
2025-02-02 23:52:13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