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索马里向我国付了一半定金,购买了24架歼6战斗机,哪知道,战斗机交货后,索马里却拒绝付尾款。中国代表十分气愤,6次去追债都没有追回来,最后,一个小伙子想了一个妙招追回了货款。 中国自主研发的歼-6战机强化了中国的空中防御能力,还为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歼-6战机迅速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武器之一,特别是在与非洲地区的经贸合作中,歼-6战机大放异彩。 非洲的多个国家对中国的武器需求不断增长。 索马里在20世纪60年代独立后,国内政治动荡不安。 最初,索马里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得到了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但1970年代初期,索马里与邻国埃塞俄比亚的冲突愈发激烈。 索马里决定发起军事行动。 然而,索马里并未预料到苏联决定不再支持索马里。 在失去苏联的支持后,索马里急需外部支援。 由于全球军事市场的限制,索马里找到了中国。 起初,索马里希望中国直接介入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但中国没有介入冲突的打算。 随即,索马里提出购买中国的战机。 1979年,索马里国防部长萨马特尔访问中国,双方就军事合作展开了初步磋商。 同年9月,中国派出了一个专门的代表团前往索马里。 经过初步接触,中国得知索马里急需战机,同时索马里手中拥有苏-22战机的发动机。 中国方面立刻做出回应,表示愿意出售战机,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获得苏-22发动机,二是索马里必须为这些战机支付相应的费用。 尽管中国提出了明确的交易条件,索马里方面依然表现出不愿支付费用的态度。 由于长期的战争,索马里的财政状况异常困难。 为了降低成本,索马里一方面不断强调与中国相同的社会主义背景,另一方面又通过诉说贫困和战争的困境。 然而,中国方面坚持原则,明确表示不会免费出售战机。 随着谈判的僵持,索马里一度中断了与中国的交流,但其对战机的急切需求最终迫使其重新启动谈判。 在对方的坚持下,索马里最终同意接受中国的条件,双方于1979年10月再次恢复了谈判。 经过几轮细致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笔价值3310万美元的协议。 根据协议,索马里将购买26架歼-6战机,并在此基础上向中国提供4台苏-22战机的发动机作为交换。 然而,即便在合同达成之后,索马里依然不满足。 索马里提出了对歼-6战机售价的质疑,认为所交换的苏-22发动机价值过高。 根据索马里的说法,发动机的市场价格为每台210万美元,这与原先的协议不符。 面对这一要求,中国代表团通过调查索马里购买苏式飞机发动机的合同,发现了其中的漏洞。 此后,索马里成功购得飞机,但索马里空军在飞行器的维护和保养方面缺乏专业知识,许多飞机和发动机甚至长时间置于室外,设备的性能大大降低。 中国则根据协议,承担了为索马里提供技术支持的责任,并派遣专家团队前往协助维护。 与此同时,索马里面临的财政危机使得它很难按时支付全部货款。 虽然索马里在初期支付了一部分费用,但拖欠的金额越来越大。 根据合同,索马里应该支付3310万美元的总额,但到最终时,索马里还欠下了1700万美元的债务。 在这种情况下,索马里开始采取拖延战术,尽管中国方面多次催促,但进展缓慢。 鉴于索马里政局的不稳定,中国多次派遣代表团前往索马里进行谈判。 然而,尽管进行了七次尝试,索马里依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还款意愿。 更糟糕的是,随着索马里政府的更迭频繁,国内政局动荡。 1988年,索马里主动提出以本国丰富的渔业资源作为偿债手段。 作为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丰富渔业资源的国家,索马里在这一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中国方面的专家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认为这一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最终,1989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渔业合作的协议。 索马里海域常年有海盗活动,中国最初仅派遣了一支小型船队前往捕鱼。 然而,实际收益并不显著。 当中国计划派遣更大规模的船队时,索马里国内局势再度恶化,内乱让这一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尽管如此,索马里依然希望通过渔业合作的方式偿还剩余的债务。 在1989年,中国与索马里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索马里最终付清了剩余的欠款。 在这期间,中国派遣的技术专家团队继续为索马里空军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修复了战机。 参考文献:[1]李晓峰,郭品文,董丽娜,宇婧婧.夏季索马里急流的建立及其影响机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5):599-605
1979年,索马里向我国付了一半定金,购买了24架歼6战斗机,哪知道,战斗机交货
文山聊武器
2025-02-02 20:50:2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