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薄一波在南方接连对毛主席、刘少奇和彭老总,题字进行评价其过程相当之精彩,薄一波为何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 1943年11月,薄一波抵达延安,这是他第一次亲自见到毛主席。此前,毛主席已经是全国闻名的人物,许多地方的同志都渴望一睹主席风采。 对于薄一波来说,能够亲自见到毛主席,是一个重要且充满期待的时刻。他在路上的每一天都在幻想着见到这位伟大的领袖。可是,当真正站在毛主席面前时,薄一波却感到有些意外。 毛主席的举止与言谈远超薄一波的预期。主席的亲切和蔼,以及随和的态度,让初次见面的薄一波瞬间放下了所有的紧张与拘束。 刚一见面,毛主席便自然地开始了对话,他谈到薄一波的家乡——山西定襄县,巧妙地提及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还幽默地讲述了汉文帝曾在山西中都建都的历史。 毛主席的知识面和渊博的学识让薄一波感到十分震撼,主席不仅对历史事件如数家珍,对薄一波的个人经历也显得非常熟悉。他提到了薄一波在北平及山西的工作,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并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坦然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两人的对话持续了八个多小时,薄一波从毛主席那里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思考。自那时起,毛主席在薄一波心中成了无可替代的导师,他把毛主席视作自己的人生导师,深深感激这次相遇。 两年后的1945年,党的七大即将召开,薄一波的政治生涯发生了转折。在会议上,薄一波获得了中央候补委员的提名,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议论。 许多人认为薄一波年纪轻,资历浅,成绩也并不突出,似乎并不具备担任中央委员的资格。薄一波自己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他认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还不足以担此重任。然而,毛主席却对薄一波的能力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会议上,毛主席公开支持薄一波,指出他多年来的工作成绩不容忽视,资历过于简单的提名显然无法体现他的贡献。 在毛主席的力挺下,薄一波最终被正式任命为中央委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委之一。此时,许多人对他是否能胜任这一职务产生了疑问,然而毛主席的眼光是精准的,他相信薄一波能够胜任这一重任。 进入中央后,毛主席把更多的重要职责交给了薄一波。华北局的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在这段时间里,薄一波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逐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接着,毛主席又安排他接管平津地区的工作,这项任务对薄一波来说既是考验,也是一次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 毛主席多次告诫薄一波:“共产党人绝不能像李自成那样,一进城就变了。”薄一波深刻理解毛主席的这番教诲,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了这一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的工作依然离不开毛主席的指引。毛主席亲自指派薄一波与陈云一同负责经济改革工作。 两人携手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薄一波始终忠实于毛主席的思想和指示,努力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贡献力量。 毛主席的去世,使薄一波陷入了深深的悼念之中。毛主席不仅是他政治上的导师,更是在生活和思想上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伟大人物。几十年来,薄一波始终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和指导,他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毛主席的影响。 1986年,薄一波来到了毛主席的故乡。尽管毛主席在建国后因工作繁忙,未曾多次回到家乡,但这里却依然保留着许多毛主席曾经的足迹。当地的百姓热情地接待薄一波,一些乡亲希望他为毛主席题字,作为对毛主席的纪念。 薄一波接受了这个请求,但他提出需要三天时间来完成这幅字。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薄一波回忆起与毛主席共事的岁月,思考着毛主席的革命理念和思想路线。 三天后,薄一波如约交上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字上写着:“永远按照你所诠释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前进”这二十个字,简洁而深刻,展现了薄一波对毛主席思想的尊敬与追随。 参考资料:阿古拉泰主编. 《名人眼里的毛泽东》 2003
1986年,薄一波在南方接连对毛主席、刘少奇和彭老总,题字进行评价其过程相当之精
文山聊武器
2025-01-31 12:49:47
0
阅读: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