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割掉阑尾后,又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定地对地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2-01 21:32:17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割掉阑尾后,又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定地对地医生说:“请拔掉我嘴里所有健康的牙齿…” 陈菊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父母却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陈菊梅从小就刻苦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45年,20岁的陈菊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医学院。在医学院求学期间,她更加努力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毕业后,陈菊梅有幸获得了去苏联深造传染病学的机会。在苏联求学期间,她专心致志地钻研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仅仅用了4年时间,她就以全优的成绩提前一年完成了学业。 1958年,学成归来的陈菊梅,将大量先进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术带回了祖国。当时,国内传染病防治基础十分薄弱,陈菊梅带回的这些知识和技术无疑是雪中送炭,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凭借着在苏联学到的先进理论和技术,陈菊梅很快在国内医学界崭露头角。她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赏识,被分配到了军队系统工作,从此开始了她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传奇人生。 陈菊梅献身传染病防治事业的故事,可以说是感天动地。1958年,年仅33岁的陈菊梅被分配到了302医院工作。在那个年代,传染病在我国还很猖獗,302医院就是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的。 陈菊梅来到302医院后,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那时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但陈菊梅始终坚守在病房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菊梅的精心治疗下,许多患者都康复出院了。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医疗环境,也严重威胁着陈菊梅自己的身体健康。先是落下了扁桃体炎,接着又患上了肾小球肾炎。但为了不耽误工作,陈菊梅常常是带病坚持。 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陈菊梅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了。为了彻底根除病灶,安心工作,她先是切除了自己的扁桃体,接着又割掉了阑尾。当大家以为她就此可以好好休养时,47岁的陈菊梅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自己嘴里所有的牙齿都拔掉! 对一个女人来说,牙齿就像是第二张脸。可当医生和家人都在劝阻她时,陈菊梅却说:"如果这样做能让我安心工作,救更多的人,牺牲我一口牙算什么!"就这样,陈菊梅忍痛拔掉了自己一口好牙。 就是凭着这股子拼劲和狠劲,陈菊梅在传染病领域硕果累累。她带领团队攻关,发现了用中草药五味子来降低肝炎患者转氨酶的方法,填补了国内肝炎治疗的空白。后来,她又和团队研制出了多种治疗肝病的新药,把肝炎的病死率从80%降到了38%,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此外,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疫情时,陈菊梅也总是冲锋在前。SARS期间,70多岁的她亲自上阵,为患者会诊,还编写了我国第一本SARS防治手册。汶川地震后,80多岁的她不顾年迈体弱,再次踏上了援助灾区的路途。就这样,陈菊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传染病防治事业。 如果说陈菊梅的医术是一流的,那她的医德就是顶级的。60多年的从医生涯,陈菊梅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患者身上。在她眼里,患者就是一切,没有什么比救死扶伤更重要的事了。 陈菊梅对患者关怀备至,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她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为患者诊疗,叮嘱他们注意事项。很多患者都说,来到陈菊梅这里,感觉不是来看病,而是回了一次家。 同时,陈菊梅对自己也格外严格。60多年来,她从不收受患者的红包,从不参加与医疗无关的应酬。她常说,做医生就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她的影响下,整个302医院形成了一种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 即便到了80多岁的高龄,陈菊梅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她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就是凭着这股不服老、不服输的劲头,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人民医生的楷模"。 此外,陈菊梅也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悉心指导他们成长。在她的培养下,一大批优秀的传染病专家脱颖而出,成为了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中坚力量。

0 阅读:1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