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2岁作家徐迟因病住院,护士半夜查房没找到人,一眼看见阳台窗户大开,

论芸有事 2025-02-01 11:57:04

1996年,82岁作家徐迟因病住院,护士半夜查房没找到人,一眼看见阳台窗户大开,她急忙打着手电,伸头往窗外一照,顿时吓得失声尖叫起来。 他就是徐迟,是那个年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一直到晚年仍笔耕不辍的作家,但他却在晚年选择了用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为何? 还记得他的《哥德巴赫猜想》风靡全国,极其受欢迎,按理说仅靠这一作品就已算是成功了,但徐迟并没有止步于此,而后又将自己的作品创作方向放在了科学与文学的交叉空间上。 徐迟想要用文学来传播科学,表达科学,但徐迟对科学的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够全面,甚至易走向极端化。 这一僵持导致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阻碍,再加上当时的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徐迟出版的《来自高能粒子的信息》一书并不受欢迎。 此前种种使得徐迟愈发感到落寞,原本自信满满的他屡次遭遇文学市场的冷遇,晚年的他觉得屡屡事与愿违,面临着晚年危机。 徐迟是一个将文学视为生命的人,为了更好地写作,年近百岁的人还在努力学习用电脑打字来写作,一个将文学看得如此重要的人,又怎么能忍受得住自己的作品遭受冷遇呢? 徐迟曾在晚年间留下过一段话,其中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又不想要成为人家的累赘,如今患病的他吃药也难以控制住病情,就连穿衣服如此简单的事情也无法独自完成。 可见徐迟已经对生活和生命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欲望了,绝望的他明明声名在外,为何会担心自己会成为他人的累赘,这一切还得回顾起他的婚姻。 徐迟的第一段婚姻走不下去后,又遇上了比他小整整二十五岁的陈彬彬,两人暗生情愫, 决定携手共度余生。 但令徐迟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能够相伴余生的老伴,却依旧没能陪他走下去。 陈彬彬结识徐迟时,已经五十多岁,曾在四川某个大学担任过中文系讲师,年轻时的她于大学时还是校花。 据认识徐迟的好友曾写文悼念过他,其中也讲道过陈彬彬,表示陈彬彬当年与徐老先生一道参加过他们的好友聚会,席间唱歌,那歌声宛如夜莺。 陈彬彬这个人本不迷信,但为了想要跟徐迟白头偕老,还屡次求神拜佛只为徐迟能够长命百岁。 但没想到世事弄人,二人往昔的甜蜜没能持续下去,徐迟和陈彬彬因性格不合、再加上文学上两人频道不一致,最终只能离婚,因为陈彬彬是一个性格极其高调浮夸之人,与内敛的徐迟恰恰相反。 有一次两人坐火车,但没有坐票,更有空席,陈彬彬竟然在火车上四处大喊,这是徐迟,著名的大作家,有谁能让座!这让骄傲清高的徐迟感到十分尴尬。 除此之外,陈彬彬屡次闹脾气,不仅哭闹,还故意不吃不喝,时间长了,二人难免生出嫌隙,只好选择离婚。 陈彬彬最终也没能陪在徐迟病榻旁,陈彬彬当年向神佛许下的誓言和愿望也没能实现,这一切都仿佛是上天开的玩笑。 回顾徐迟一生,虽晚年作品遭受冷遇,但他为中国文学的贡献还是不可忽视的,徐老亦是功不可没的一员。 信源:中华读书报1998-09-02《徐迟之死》

0 阅读:5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