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张治中因为缺钱,就让儿子去找傅作义借钱。周总理得知此事后,说:“此事

运赛过去 2025-01-31 22:30:25

1949年,张治中因为缺钱,就让儿子去找傅作义借钱。周总理得知此事后,说:“此事是我们考虑不周,给他六千元吧!” 1949年4月1日,由张治中担任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飞抵北平,与中国共产党展开和平谈判。当时,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接连胜利,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已显颓势,败局基本已定。国民党提出和平谈判的动机令人玩味:蒋介石一派依然希望通过谈判争取时间,以图重整军队,继续与共产党抗衡;而以李宗仁为首的另一派则希望以和谈阻止解放军渡江,实现隔江而治。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和谈代表团的首席代表,他本人的和平诚意毋庸置疑。蒋介石虽然对张治中不满,却无法找到更合适的人选来主持和谈。 张治中出生于安徽巢县洪家疃,年轻时正值清末动荡时期。他曾在商铺做学徒,也在扬州的盐务缉私营当过备补兵和警察。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参加了扬州的反清起义。1916年,他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与红色作家殷夫的哥哥徐培根是同窗。毕业后,他辗转各地,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1917年,张治中加入滇军第四师第八旅,参与了对福建军阀李厚基的战斗。在这一阶段,他屡次面临生死险境。一场哗变中,第八旅的一个营试图反叛,乱枪四起,危机时刻,旅长将张治中推倒在地,两人才得以幸免于难。后来,张治中被任命为警卫队队长,这支队伍随后改编为第一支队第二营第七连,他升任连长,再因战功升任营长。 在一次战斗中,张治中在山头用望远镜侦查敌情,敌军察觉后向他射击,子弹擦过他的耳边,却击中身后的卫士和传令兵。一颗子弹穿透了卫士的头颅,场面惨烈。张治中本人却奇迹般地毫发无伤,堪称九死一生。 1949年的冬天,北方已经开始飘雪,南京城里却还维持着深秋的萧瑟。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许多人的命运都在急剧变化。那天,张治中的儿子带着父亲的一封信,来到傅作义将军府上。信中说明了家中的困难,希望能借二百五十元周转。 这位年轻人站在傅府门口,心情忐忑。他清楚地知道,父亲写这封信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向来谨慎自持,能让他开口借钱,必定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傅作义看完信后,立即让人准备了五百元,这个数额是张治中所求的两倍。他还特意叮嘱转告张治中,不必急于归还。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体现了两位老将军之间的深厚友情。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北平,周恩来得知后深感愧疚。他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商议,最后拍板决定:"此事是我们考虑不周,给他六千元吧!"这笔数额不菲的款项,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共产党人对待老朋友的真诚与关怀。 张治中为何会落到需要借钱度日的境地?这要从1949年初说起。当时,国共和谈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和平代表的张治中,多次往返于南京与北平之间,希望能够促成和平统一。然而,他的这种立场却让他在国民党内部的处境日益艰难。 他的大部分财产都是不动产,在战乱时期根本无法变现。同时,他还要负担一大家子的生活开支。更令人难堪的是,因为他主张和平,反对内战,逐渐被蒋介石冷落,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来源。 1949年4月,张治中以和平谈判代表的身份,完成了他为国为民奔走的最后使命。他的妻子洪希厚对他的支持贯穿始终,却始终默默无闻。1909年,17岁的洪希厚嫁给了张治中,从此成为这个家庭的坚实后盾。她从不对丈夫的工作发表意见,唯一一次请求是淞沪抗战前,希望张治中的四弟张文心能留在他身边。张治中答复:“作为军人,要随时准备战死沙场。”简短一句,体现了他对职责的无比忠诚。 张治中性格独立,言行刚直,敢于在蒋介石面前直言。他曾三次上书蒋介石,直陈国民党处理中共问题的失当,并主张以政治方式解决内战。他还批评蒋介石过多兼职,指出最高统帅兼任各类职务有损体制,几次成功阻止蒋介石自兼要职。 张治中被誉为“和平将军”,这源于他一生中始终未与共产党开战。他追随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与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恽代英建立深厚友谊。在西安事变期间,他力主和平解决,避免了民族内耗。他的“不打、不骂、不跟、不弃”八字原则贯穿一生。“不打”指他未向共产党开战;“不骂”体现他虽对蒋介石有所批评,却不曾公开恶言相向;“不跟”意味着他未随历史偏差而摇摆;“不弃”则彰显他对妻子洪希厚的始终如一。 在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中,张治中鲜少公开发声,却为彭德怀等人发出过正义之声。他从未为苟活而对他人落井下石,保持了一份尊严和骨气。对于张治中决定留在北平,蒋经国曾评价他“太天真,将来死无葬身之地”。然而毛泽东则称赞他为“希望和平的朋友”,周恩来评价他“复杂而简单,是一位爱国主义者”,邓颖超指出他是“没有与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 张治中用一生的行动展现了他对和平的执着,对民族大义的坚持。他的所作所为,让“和平将军”这一称号不仅是历史的评价,更是后人对他人格与风骨的深深敬仰。

0 阅读:4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