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堂轩赋 (2025年1月31日) 苦竹斋赋 余有陋室,背山临溪。环以苦竹,蔚

刘昌刚呀 2025-01-31 16:17:13

斋堂轩赋 (2025年1月31日) 苦竹斋赋 余有陋室,背山临溪。环以苦竹,蔚然成林。竹影婆娑,筛月成斑;风声萧瑟,入耳清心。遂名"苦竹",以志其性。 夫苦竹之为物也,外直中空,节劲枝疏。不慕桃李之艳,独守岁寒之心。春不争芳,夏不竞茂,秋不畏霜,冬不凋零。其性也韧,其志也坚。风过而不折,雪压而愈挺。是以君子比德,贤士寄怀。 余每独坐斋中,对竹凝思。观其虚心劲节,思己之不足;慕其凌霜傲雪,励己之志操。竹影摇窗,似与论道;风声入耳,如共清谈。一室之内,而得千古之幽趣;方寸之间,可悟人生之至理。 嗟乎!竹之清苦,正合吾志。不慕华堂广厦,但求明心见性。斋虽陋,有竹则雅;志虽微,守正则高。是以日对苦竹,如对良师;夜伴清风,似闻古训。此苦竹斋之所以为苦竹也。 静悟斋赋 静悟斋中,幽径通幽,古木参天,荫蔽日色。此地山水之灵,蕴育文人之气,遂成一方清静之地,以待心灵之悟。 石径蜿蜒,苔痕斑驳,鸟语花香,清泉潺潺。步入斋中,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尘嚣之外,独享宁静。斋前翠竹摇曳,似诉古今兴衰;斋后青松挺拔,如见英雄本色。 读书声里,墨香浮动,学者云集,静心沉思。或论经史子集,或谈诗词歌赋,或究天文地理,或究修身齐家。谈笑间,智慧闪光,学问相长,道德日新。 夜幕降临,月华如练,银辉洒满静悟斋。斋内灯火通明,书卷翻飞,学者们或伏案疾书,或低声讨论,或闭目沉思。此情此景,恍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岁月流转,静悟斋见证了多少才子的风华绝代,又孕育了多少传世的经典。斋虽无言,却似有灵,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求知者。 故为之记,以告来者:静悟斋,非仅为读书之地,更是修身养性、悟道求真的圣域。愿此斋长存,永续文脉,启迪后世,共谱华章。 悟秋堂赋 余有斗室,方不盈丈。檐低而牖小,墙仄而阶荒。青苔侵石,野蔓攀窗。然每值秋至,风飒飒而盈室,月溶溶而满堂。遂名"悟秋",以志其祥。 若夫秋气初临,商音乍起。凉飔入户,似诉幽怀;清辉穿牖,如明心志。于是展卷牖下,墨香与桂馥共染;倚杖庭前,素襟共霜华一色。至若夜雨敲窗,泠泠若琴;晨雾迷径,缈缈似梦。四壁虽狭,而得天地之清气;一榻虽小,可容今古之幽情。 观夫秋之为象也,萧瑟其外,丰盈其中。叶落而知岁暮,实成而见天功。是以陶令采菊,见南山之悠然;苏子泛舟,得江上之清风。今余居此,虽无林泉之胜,亦有会心之乐。一卷在手,可对圣贤;孤灯在案,能照肝胆。岂必广厦华堂,方称雅舍;但得明心见性,即是洞天。 嗟乎!秋之为气,悲欢由人。或感凋零而伤怀,或因收获而欣悦。余独爱此堂,以其能启我幽思,助我澄怀。一叶飘而悟道,片云过以明心。是知境无大小,贵在会心;居无华陋,要在适意。此悟秋堂之所以为悟秋也。 厚朴轩赋 厚朴轩兮,独立于幽林之间,四时之景,皆入其怀。轩以厚朴为材,取其质坚而味厚,寓意君子之德,内外兼修。 松柏环抱,古藤缠绕,清风徐来,碧波荡漾。轩檐飞翘,如翼欲翔,翘角斗拱,巧夺天工。窗棂雕刻,精细入微,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春光乍泄,桃花笑春风,轩前翠竹,新绿欲滴。夏雨如珠,滴落轩顶,清泉石上,叮咚作响。秋风送爽,黄叶纷飞,满地金黄,铺就诗行。 冬雪皑皑,银装素裹,轩中炉火,暖意融融。君子雅集,谈笑风生,琴瑟和鸣,诗酒风流。夜深人静,轩内灯火,照见古今,照亮心灵。 厚朴轩,非仅为庇护风雨之所在,实乃修身养性之圣地。轩内藏书万卷,诗画千轴,文人墨客,争相咏叹。轩外山水相依,天地浩瀚,心胸亦随之开阔。 故曰:厚朴轩兮,德行之所在;君子居兮,道义之攸归。愿此轩永存,与岁月同辉,见证世间沧桑,承载文化精髓。

0 阅读:0
刘昌刚呀

刘昌刚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