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看完了辽视春晚,让我给辽视蛇年春晚的小品排个序,第一名是贾冰、田雨的《会议室的奇幻之旅》。搞笑归搞笑,但问题来了:为啥春晚小品的“套路感”越来越重?春晚这块阵地,尤其是语言类节目,曾经是全民吐槽、全民共鸣的顶流IP,但最近几年,总感觉离“共鸣”越来越远了。 先说搞笑,这几部小品确实有他们努力“逗乐观众”的诚意。但你再细品,包袱、梗、桥段,换汤不换药。贾冰的作品有点开心麻花的影子,但似乎少了点“新鲜感”;郭冬临的小品演技在线,可人物设定和情节冲突,还是停留在“女婿见岳父”的老路子。至于宋小宝那一类的节目,也是老风格在线,但新意不足。这种“老梗新编”的现象,可能还是创作“求稳”的心理在作祟——怕冒险,怕不接地气,怕搞砸。 再一个,演员和角色的匹配问题也是槽点。郭冬临那组,小两口“显老”的问题直接拉低了观感。咱不是说演员不好,但观众的“戏感”一旦出戏,小品再好也难入心。春晚舞台是“全家老少共赏”,但正因为如此,表演和呈现更需要精准的设计,不能光想着“安全牌”。 春晚小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故事有多复杂”,而是“笑声之后的共鸣”能不能打动人。那种我们小时候看《不差钱》《打工奇遇记》时的真情实感,现在真的少了点。这些年,春晚节目组确实在尝试创新,比如《白蛇传2025》这种题材,但创新不是乱炖,观众对好内容的期待可不低。 春晚是中国人年夜饭上的“文化大菜”,抖几个新包袱容易,但讲一个能打动人、让人念念不忘的好故事,才是真本事。这不,咱们也都盼着哪天能再看到一个经典炸场的小品呢!
全程看完了辽视春晚,让我给辽视蛇年春晚的小品排个序,第一名是贾冰、田雨的《会议室
星河灿烂夜
2025-01-31 13:33:22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