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术后使用激素的标准如下:
治疗目的相关标准
预防创面狭窄:对于病变累及食管周径较大(如>3/4周径)、病变长度较长(如>5cm)的患者,术后发生食管狭窄风险高,可考虑使用激素。以降低纤维组织增生,减少瘢痕形成,预防食管狭窄。
减轻炎症反应:当术后病理提示存在重度炎症,或术中发现病变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术后炎症反应可能较重时,使用激素可减轻炎症。
患者自身状况相关标准
年龄与基础疾病:老年患者或伴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时,若术后预计恢复较慢、炎症反应可能更重,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激素。
全身状况:患者营养状况差、身体较为虚弱,对术后炎症和创伤的耐受能力低,可在评估后使用激素。
特殊情况相关标准
术中并发症:术中出现穿孔等并发症,为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过度增生,可使用激素,但需结合穿孔大小、污染程度等综合判断。
特殊病理类型:如术后病理为特殊类型的食管炎,如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等,可考虑使用激素。
激素使用需权衡利弊,还需考虑有无激素使用禁忌证,如严重感染未控制、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等。具体使用应在医生对患者全面评估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