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23日,方先觉派营长曹华亭出城接应援军,曹华亭杀出去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援军,他对一同冲出的士兵说:“大家一起杀回衡阳,和军长死在一起。”回城后,仅剩30多人。 自1944年6月23日,衡阳保卫战打响后,方先觉率第十军已经和绝对优势的日军血战月余,可援军却迟迟不到。 在蒋介石的严厉督促下,62军终于推进至距守军阵地约2500米处,密集枪声已清晰可闻。 第十军军参谋长孙鸣玉高兴的对方先觉说:“照现在态势来看,日本人快招架不住了。只要援军开进,衡阳之围必然解了。” 方先觉说:“只要有一部分友军先打进城来,那么局势就可以扭转。” 过了一会,蒋介石发来电报:“着守军向黄巢(茶)岭出击,接应62军援军进城。” 方先觉大喜过望,以无线电向62军军长黄涛发电,请其部队迅速进城。 黄涛回电说:“日军拒阻甚力,攻不进来。” 方先觉再次去电说:“我派军攻破敌包围圈来迎。” 黄涛再也无法推脱,规定好联络信号。当晚,方先觉派军直属特务营营长曹华亭率130多人,突破日军包围圈,至黄巢岭第62军约定处,用规定信号联络。可是,曹华亭吃惊的是,竟无一人响应。 曹华亭气愤之余,又率队杀回衡阳城,清点人数时,仅存30多人。方先觉听了曹华亭的讲述后,气得发抖,曹华亭带着一百多人能杀进杀出,黄涛的一个军攻不进来? 原来,第62军只是在敷衍军委会,军派一师,师派一团,到达衡阳郊外后,军长黄涛向军委会谎报说:“敌势太强,我伤亡惨重,未能攻进衡阳,现撤至某地整理中。” 当时救援衡阳的部队不少,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旦有部队快打到衡阳城郊时,就会突然减缓乃至停止救援。 其中原因,时任第十军预10师师长的葛先才后来回忆说:“援军最怕的是进入衡阳后,高级司令部必定令其接替第十军任务。再来一次长期固守。援军将领,为本身利害计,权衡轻重,战必涉险不如不战,向上一通谎报电文搪塞,就可逃避此战,既无责任又无损耗,何乐不为?” 激战至七月底,衡阳守军伤亡极重,最严重时,步兵团团以下指挥官伤亡殆尽,在战斗最激烈时,往往都要连续晋升数名营长。最高纪录为第3师第8团在半天之内,竟连续晋升5个营长,而这5个营长均先后战死。 8月2日,日军虽然伤亡惨重,但补充的师团、旅团陆续加入战场,攻城兵力反而更多了,衡阳之战进入最后关头。 方先觉心急如焚,相继给蒋介石、薛岳、王耀武、李玉堂及各友军发去电报,称:“衡阳危在旦夕,救兵如救火,无论如何请派一团兵力,冲进城来,我自有办法。” 让人遗憾的是,方先觉得到的答复都是诸如:“再守3日,援军即可进城。”“苦斗苦干,必胜必胜。”“勿功败垂成,坚持最后5分钟,援军已抵头塘。” 方先觉怎么也想不通,外围几路大军,怎么就打不进衡阳城,哪怕有一个师、一个团,他也能在衡阳坚持下去。 8月7日,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再度下达总攻令,日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一波波的疯狂进攻。中午,日军突入北门,方先觉命炮兵轰击,炮兵营长张作祥含泪说:“军长,已经没有炮弹了。” 情况万分危急之下,方先觉在向重庆发去最后一电后,想要举枪自杀,但被副官打落手枪。日军入城后,为逼第10军放弃抵抗,开始大规模残杀被俘的伤兵,当天下午就残杀了数百伤兵。 黄昏时分,方先觉开始动摇,派人和日军谈判,提出了包括不许杀害伤兵等条件,日军答应了全部条件。8日清晨,当方先觉带着第十军10余名高级将领会见日军师团长时,日军突然推翻此前的承诺,要求无条件投降,这时的方先觉等人已经走不脱了,只得同意。 上午11时许,日军大举占领衡阳城内各处,这座英雄的城市陷落了。 第十军的官兵,一个个满面泪痕,有人悄悄把枪藏了起来,说:“如有机会,挖出来再拼个死活。” 衡阳虽然沦陷,但在没有等来援军的情况下坚守了四十多天,已经大大超出了在守城之初,蒋介石要求的十日期限。 8月20日,蒋介石下令通电表扬第十军的战绩,称:“此次敌寇进犯衡阳,历48日之久,战斗之猛烈,为抗战以来所未有。” 方先觉投降后,和其他主要将领,趁着日军看管松懈,逃了出来。第十军的官兵也纷纷逃离衡阳,前往贵州。当时正值桂柳会战溃败,沿途之上因燃料匮乏,汽车稀少。但第10军官兵拦下一辆汽车,只要说一句“我是第10军的”,或“一炮军”(湘黔一带,人称10为“一炮”),司机立刻笑脸相迎,让他们免费乘车。如果口音不正,误说成“第4军”(第四军守长沙时,仅几日就溃败,战后军长张德能被枪决),则立马扔下溃兵,急驶而去。 由于有投降这个不光彩的经历,所以在此后的日子里,方先觉再未得到重用,晚年生活潦倒。1983年3月3日,方先觉在台北病逝,弥留时,他叮嘱家人,要在墓碑上刻上“前第十军战士方先觉之墓”。 方先觉,集英雄与降将于一身,其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1944年7月23日,方先觉派营长曹华亭出城接应援军,曹华亭杀出去后却发现根本没
玲珑说历史
2025-01-30 23:15:42
0
阅读:62
志勇
向英雄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