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农村,媳妇儿是省会城市的。结婚前我们就商量好,春节轮流去双方家里过年。不过,第一年去我家过年的时候,我心里特别紧张。按我们老家的风俗,大年三十要在老家上坟,然后在老家吃年夜饭,正月初一还要去走亲戚拜年。我有七八个姑姑,住得分散,有的地方没通车,得走两三个小时;舅舅也有四五个,稍微好些,但也得跑不少路。这些亲戚大多没怎么读过书,常年在农村生活,生活习惯我再熟悉不过了——比如很多家连厕所都没有,上厕所得去猪圈、牛圈旁边。我媳妇儿学历高,又是城里长大的,老家的亲戚们又爱问这问那的……虽然我提前给她打了预防针,还和我妈商量说实在不行就让爸妈和媳妇儿留在县城的房子里,我自己去走亲访友,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起回了老家,去了五姑家。她就住在我们老家的房子里,帮我们守家。我负责去清扫祖坟,媳妇儿和我妈就留在家里,和五姑一起准备吃的。我快中午才回来,进门就听见媳妇儿打着饱嗝,拉着我的手说:“这豆腐脑太好吃了,我都吃了两三碗!”我妈告诉我,五姑一大早就磨好了豆浆,等着给我媳妇儿做豆腐脑,还教她怎么点豆腐。媳妇儿完全放下了之前的矜持,兴奋地给我看她的朋友圈,里面全是她在农村的各种新鲜事儿,底下全是点赞和评论。
下午,大家又忙着打糍粑、做酥食、做麻饼……忙活完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了。媳妇儿虽然累,但一直兴奋得睡不着,还一直念叨着明天要去舅舅家。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去舅舅家,到那儿已经快中午一点了。我幺舅拿出他拿手的蜂蜜核桃招待我们——这是刚采的蜂蜜,把核桃仁放进去,利用蜂蜜的温度把核桃仁弄熟,冬天再把罐子放在雪地里冻一天,蜂蜜就变得硬邦邦的,特别好吃。媳妇儿尝了几口,直接找舅妈要了把勺子,撬着吃。吃完饭,表弟和表哥带着我们去看天坑,还去看了他们下的野兔套子。临走的时候,媳妇儿都走到院子外面了,又折回来问我幺舅能不能把那个蜂蜜核桃罐子给她。舅舅们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已经让表弟骑车把罐子送到了我们停车的地方。一路上,媳妇儿抱着罐子,兴奋地给我讲这个东西有多好吃,回到家赶紧发朋友圈,还给我老丈人他们讲得绘声绘色。
从那以后,每年回老家过年,媳妇儿都比我还积极。我自己也总结了几点经验:第一,不要隐瞒老家的情况,提前坦诚地告诉媳妇儿,让她心里有数;第二,提前和家里人沟通好媳妇儿的情况,生活习惯有差异很正常,不要回避,更不要觉得媳妇儿看不起我们家;第三,一定要争取妈妈的理解和支持,有些事情让妈妈出面沟通会好很多;第四,我真的很感激我的姑姑舅舅们,虽然他们文化不高,但特别有智慧,每次都能给媳妇儿带来惊喜;第五,平时对媳妇儿好一点,不要等到快回家了才让她配合这配合那。
总之,只要用心,这些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