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在吉林省磐石县(现磐石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军嫂遇害案。这起案件不

我自悲悯 2025-01-29 23:43:34

1961年,在吉林省磐石县(现磐石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军嫂遇害案。这起案件不仅因其残忍性质而引起广泛关注,更因其复杂的侦破过程而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 小学教师徐桂云在1961年寒假期间,前往部队探望已晋升为连长的丈夫。然而,这一去她却再也没有回来。连长因带兵到外地训练,回到驻地后才得知妻子失踪的消息。部队和当地公安机关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搜寻。直到1961年3月6日,有人在汽车站到部队营房之间路边的一条隐蔽山沟里发现了一具高度腐败的女尸。经连长辨认,确认死者正是他的妻子徐桂云。 发现尸体时,徐桂云呈半躺半坐仰卧位,裤子被解开,帆布裤带扣呈半插状。尸体腹部有一个创口,绿华达呢的裤子前后各有一个裂口,帆布裤带后面也有一个裂口。法医尸检发现,死者第三节椎骨上有一个斜穿的小孔洞,且尸旁的手提兜内有一枚刻着“徐桂云”三个字的印章。 当地公安机关的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剖验,并得出了初步鉴定结论:死者曾被扼颈;第三节腰椎骨和裤子、裤带上的孔洞是戳刺伤,但也不排除火器伤;他杀。这一结论为案件的侦破工作提供了方向。 根据法医的鉴定结论和现场勘查情况,公安机关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锁定了驻军附近的一个民兵战士作为重大嫌疑人。他有接触苏式步骑枪枪刺的条件,因此那支枪刺被怀疑为杀人凶器。然而,对于致伤凶器的认定,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却显得模棱两可,这直接关系到侦查方向和对嫌疑人的判定。 在这种情况下,军区保卫部派张干事前往沈阳市公安局,请求几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法医对案件进行复核。沈阳市公安局的法医徐功伟、李贤俊等人接受了这一任务,并开始了细致的鉴定工作。 徐功伟、李贤俊等法医在仔细研究了案情和检材后,决定先按当地公安机关的鉴定假设,即徐桂云的死因是贯通性刺创,致伤凶器是苏式步骑枪枪刺,进行穿透实验。他们分别对华达呢裤子布片、腰椎骨、帆布裤带的孔洞进行了贯通尝试。然而,实验结果显示,枪刺虽然能轻易穿过布片和裤带上的孔洞,但却无法贯通腰椎骨上的孔洞。 这一结果使得原本倾向于枪刺为凶器的观点受到了质疑。法医们开始考虑其他可能性,如枪支射出的子弹。他们仔细观察了死者生前所穿的华达呢裤子上的裂口,发现裂口呈“十”字形破裂,这与枪口在接触性射击人体时由于气浪作用形成的裂口特征相符。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徐功伟用步枪子弹、手枪子弹等进行了实验。然而,实验结果却显示,这些子弹虽然能穿过裤子和裤带上的裂口,但同样无法穿过腰椎骨上的孔洞。这一结果使得案件的侦破工作陷入了困境。 那么,凶器究竟是什么呢?他们想到了枪支射出的子弹,当地公安机关的技术鉴定中不是说“也不排除火器伤”吗?李贤俊等人仔细观察死者生前所穿的那条华达呢裤子上的裂口,发现其呈“十”字型破裂。这是一个关键线索,因为枪口在接触性射击人体时,由于气浪的作用,纺织品纵横纤维可呈“十”字形裂开。如果凶器是枪刺,那么裂口应该是类似三角刮刀所形成的那样,裂口较小,纤维断端整齐,起毛现象较少,而不会形成这样的“十”字形裂口。 为了验证这一推测,徐功伟用一颗步枪子弹做实验。然而,子弹能通过死者的裤子和裤带上的裂口,却不能通过腰椎骨上的孔洞。难道他们的推测又错了?但徐功伟等人没有放弃,他们又用“五四”式手枪子弹和马牌撸子子弹进行尝试。终于,马牌撸子子弹顺利通过了裤子、裤带上的所有裂口以及腰椎骨上的孔洞。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徐桂云的死因极有可能是枪弹创,而不是戳刺伤。这一结论的推翻,让案件的侦查方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公安机关重新展开调查,将目标从那个民兵战士身上转移开来。他们开始对部队周边有枪支接触条件的人员进行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一番艰苦的侦查,一个新的嫌疑人进入了警方的视线。这个人是部队附近村庄的一个村民,有过从军经历。他曾在案发前几天与徐桂云有过接触,而且他家中藏有一把马牌撸子。警方迅速对他展开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将他逮捕。 在铁证面前,嫌疑人终于交代了犯罪事实。原来,他在看到徐桂云独自前往部队时,心生歹念,想迫其就范。徐桂云不从,激烈反抗。嫌疑人恼羞成怒,用马牌撸子将其杀害,并试图伪造现场,掩盖自己的罪行。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罪行最终还是被警方揭露。

0 阅读:191
我自悲悯

我自悲悯

我自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