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由来及意义。 压岁钱的由来?有何意义? 压岁钱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以下

含双随心三农 2025-01-28 19:42:01

压岁钱的由来及意义。 压岁钱的由来?有何意义? 压岁钱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以下是较为常见的几种: 源于“压祟钱” 传说古代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被摸后会发烧、变傻。有一对老夫妻为防“祟”伤害孩子,将包好的铜钱放在孩子枕边,半夜“祟”来,铜钱发出金光将其吓跑。此事传开后,大家纷纷效仿,用红纸包钱放在孩子枕边,因“祟”与“岁”谐音,就成了“压岁钱”。 起源于汉代“压胜钱” 最早的压岁钱起源于汉朝,也叫“压胜钱”或“大压胜钱”,是为玩赏而专门铸造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不在市面流通。其正面铸有“万岁千秋”“天下太平”等吉祥语,背面铸有龙凤、龟蛇等吉祥图案。 由唐代“洗儿钱”演变 唐朝时,春节是“立春日”,宫内有散钱的风气,是宫廷殡妃们娱乐的掷钱游戏。《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生子后,唐玄宗赐给杨贵妃洗儿钱贺喜,这除了贺喜外,更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后来这一习俗流传到民间,与宋代以后正月初一的春日散钱风俗混在一起,逐渐演变成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压岁钱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最初的压岁钱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美好祝福,情感传递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代表着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承载着长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也是联络感情和维系亲情的一种纽带。 文化传承,延续传统 压岁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风俗源远流长,蕴含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念代代相传。它让春节更具仪式感,提醒人们不忘根本,珍惜亲情,传承文化。

0 阅读:19
含双随心三农

含双随心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