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先推荐一下黄龄的新歌《发财歌》。这首歌曲听起来像是神曲,但实际上和黄龄以来的音乐体系,还是融为一体。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尤其是黄龄独特的语调加持,也让作品有一种魔性循环的魅力,好听但又有点意思。
今年湖南卫视的春晚,黄龄也唱了2024年发行的新歌《免我蹉跎苦》,同样也是把戏曲元素和她个人气质浓郁的Flow融进作品,从而形成一种魔性的韵律。
其实这次听到黄龄的新歌和新舞台也让我想到她2023年发行的专辑《花&色》,也是我当年推荐的年度专辑,是黄龄在这个阶段音乐体系的又一个完整记录和呈现。
从《痒》到《特别》,从《来日方长》到《醉》,再到2023年发行的《花&色》,黄龄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属于那种闭环型音乐人。换个方式说,就是她有属于自己的发声语调、音乐审美、表达方式,甚至视觉传递系统,可以说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化和体系化,甚至黄龄本人其实也一直在这个体系里耕耘,当潮流总是爱新鲜时,她始终不会受到外界的摆布。
这张《花&色》同样如此,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黄龄。这一点她还是和很多歌手不同,也可能是风格太独特、个性太鲜明,总之就是她音乐的根始终扎实,不会有那种过度的实践、冒险和挑战,而是在风格体系内不断细化,不断完成升级。
而这次的《花&色》专辑和以前黄龄专辑不同的一点,是我觉得整张专辑在企划上变得更鲜明了,将花与色连结,让一花一世界呈现更多可能性,也让音乐除了具体的作品之外,能够从专辑概念上赋予音乐更大的命题。反过来,在色这个世界里,也可以欣赏到花的不同姿态。
整张专辑也围绕着黄龄的声线,设计了很多音乐性极强的拓展。《芯世纪》有浓郁的电音音墙,整首作品的制作方式非常当代,是国际通吃的音乐制作逻辑。但在这个基础上,又用“世界音乐”手法融入了很多泛东方神秘元素,让黄龄飘逸的声线在这样的音乐语境里,可以通过游丸有余的演绎,把科幻主题也能表现出东西融合的一面。
《小雨》同样是一首有着“世界音乐”走向的作品,而黄龄戏曲化的唱腔,则游走于整首作品的主线,和另一首作品《青纹》一样,这种有着江南水乡特质,像是来自越剧、沪剧的转音、颤音,还真的可以说是东方Soul。不急不徐、大家闺秀般的演绎,也从更内秀的角度,体现出国风的内韵。
在东方元素的融合上,《花&色》专辑做得也相当开放。《她是水》里的尺八和说唱,《花色》里的二胡、古筝和管乐,也让专辑的音乐同样不乏实验色彩,营造出很多时空交错的幻象。
素雅也是有的,将《望月怀远》、《夜雨》和《春江花月夜》三首唐诗名篇融入歌词的《时光吟》,就有着非常古朴的韵律。但看似素雅的歌曲,同样藏着非常高难度的唱腔,而能够在一首非常清雅的作品中,表现出非常高超的声乐技巧,但同样又让人觉得素雅,也真是一件很难得、但很黄龄的事情。
《花&色》同样也有边界的拓展,比如和梁龙合作的《宇宙第一名》,就是《痒》的无限升级版了。非常顶的人声试验,将音乐可能性贯穿作品始终,也将《花&色》这张专辑最斑斓的一面尽露无疑。
其实这几年黄龄参加的音综节目有很多,出圈的时候也不少。但她的每次出场,却始终和音乐本身有关,人们对于黄龄的讨论,也始终和她的作品、舞台有关。
也不得不说,除了人声上的无可模仿性,黄龄在舞台视觉呈现这方面上也是别具一格,今年《乐队的夏天》舞台,她和梁龙老师合作的“绿肥红瘦”,简直是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美学,太魔幻了。
或者黄龄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非典型的歌手,我想说典型的歌手很多,我们就更要保护非典型歌手了。